摘要:沿着蜿蜒的山道行驶50公里,层峦叠嶂的深山中,高华瑶寨出现在眼前,屋前大红灯笼上的“瑶浴”两字格外醒目。 下午5点,正是在外劳作的瑶族人准备回家的时间。灶台上,一大锅的汤水散发出蒸汽:瑶浴药材已经准备完毕,将为劳累一天的瑶家人解去疲惫。
瑶浴之乡 吴如雄 摄
高华瑶寨游客体验瑶族药浴 吴如雄 摄
风景秀美的高华村 吴如雄 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正在为市民记者展示泡制瑶浴的过程 李慧超 摄
沿着蜿蜒的山道行驶50公里,层峦叠嶂的深山中,高华瑶寨出现在眼前,屋前大红灯笼上的“瑶浴”两字格外醒目。
下午5点,正是在外劳作的瑶族人准备回家的时间。灶台上,一大锅的汤水散发出蒸汽:瑶浴药材已经准备完毕,将为劳累一天的瑶家人解去疲惫。
40多种瑶浴药材
78岁的瑶族老人赵进堂是瑶浴的第五代传承人,与普通村民相比,他所掌握的瑶浴知识更为全面,40多种药材的配方被他一一记在了脑海里。
根据祖辈口口相传的说法,瑶族人从盘古开天时便学会了瑶浴,流传了上千年。高华村的瑶家人来自沿海一带,在迁徙到贵州从江后,瑶家人发现周边的山林里,依旧生长着瑶浴所需的药材。“这些药材都没有什么特别,很多地方都有,只是那些人不会用而已。”赵进堂说。
“‘布谋奔’、‘列邦介’、‘根红龙’,这是解乏的,要是加上‘列松’就是妇女坐月子的时候用来恢复身体的。”赵进堂告诉记者,目前他所掌握的瑶浴药材共有40多种,每一种他都只知道瑶语名称,从不知道是否有汉语名字。老人认为,只有通过瑶语,瑶家人才能记下这些药材名称。
下午5点,赵进堂两个在外劳作的儿子还未归家,老人从厨房里翻出一捆药材,放进灶台上一个直径有60公分的大锅里,准备为两个儿子泡制瑶浴,让他们在40℃的水温中泡澡解乏。
半小时后,锅里冒出蒸汽,浓郁的药草香气弥散开来。倒出热水后,老人又往锅里加进了一桶冷水,让已经煮过一道的药材再煮一次。“一锅水只够一个人泡,一种配方只能煮两次。”赵进堂说,泡瑶浴是每个瑶家人每晚必做的事情,随着儿子各自成家生子,如今他每天都要配三次药材、煮六道水,才够家人泡澡。
圆柱木桶是泡瑶浴最佳的辅助工具,只有浸入木桶里,才能更好地让药草功效进入人体。
瑶浴传内不传外
对于瑶家人而言,瑶浴的配方是族内至高无上的宝藏。时至今日,他们依然恪守着配方不传外人的规矩。
赵进堂的医药知识来源于他的父辈。年幼时的他,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20岁那年,父亲正式向他传授瑶族医药。如今,他依然记得父亲当时给他说的话:“这些草药,一弄错,就会出人命,所以你一定要用心地去记、去学。”
看见父亲如此严肃的神色,这让赵进堂不敢有任何马虎。每逢父亲为病时,他总会坐在一边,集中所有的注意力记下父亲的每一句话。高华村的后山,成为他最常去的地方,每一株药草,他都要反复核对其功效。
10年之后的一个夜晚,父亲叫来赵进堂,告诉他已将全部医药知识传授给他,与祖辈世代流传的配方没有一点相差。赵进堂说,尽管瑶家人个个都会泡制瑶浴,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掌握所有配方,这与祖辈所教的方法有关。而他,也正是凭着自己全面的医药知识,才成为目前村内仅存的两位瑶浴传承人之一。
瑶族医药配方,并不只有瑶浴,还包括了口服、外敷等配方,功效大都集中于解乏、清热、风湿、骨折、疱疹以及帮助妇女产后恢复等。(本报记者 李慧超 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