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神秘瑶家
  • 用镜头记录自己神秘瑶家
  •   本报记者 罗劲松

      一群来自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村民在家乡举起摄像机,用镜头记录历史的深厚积淀,记录民族的绮丽多彩,记录文化的价值魅力……

      1

      培训

      一群来自乡间的记录者

      侗族百家宴的来由和盛况、靖西火龙窑的前世、客家豆腐酿的美味奥秘、瑶族黄泥鼓的制作方法、桂东南鹩剧的神秘魅力、瑶家人酿在酒中的独特情怀……在广西民族博物馆10月上旬举办的《广西纪录影像展》活动现场,一部部以广西各民族现实生活、历史文化和民间工艺为题材的纪录片,让观众大开眼界。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些达到相当艺术水准的纪录片,均出自各地业余摄像爱好者之手,其中不少摄制者还是农民。

      影厅里,正在播放纪录片的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部主任龚世扬欣喜地告诉记者:出自业余作者之手的50多部纪录片,因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准,已经被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馆藏资料收藏。

      众多业余作者,是怎样拿起摄像机记录自己身边现实生活的呢?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源于广西民族博物馆近三年多来在全区开展的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纪录影像作品展系列活动。

      过去,承担民族志纪录片拍摄制作工作主要靠专业摄制人员,人力有限,视野也受到。我区把在南丹、三江、融水、靖西、那坡、龙胜等民族特色浓郁乡村建立的10个生态博物馆逐渐完善后,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始将拍摄民族志纪录片的视野转向民间、转向乡村。

      从2011年开始,广西民族博物馆技术人员相继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南丹县白裤瑶聚居区等地举办“摄影摄像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当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一群又一群从来没有摸过摄像机、甚至不知纪录片为何物的人,开始知道怎样摇拉镜头,怎样拍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怎样用镜头“搜索”身边最令人感兴趣、最有价值的人和事,记录那些具有传承、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记录那些正在黯然远去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俗……

      2

      真实

      一位白裤瑶姑娘的追求

      出自乡村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村民之手的这些纪录片,质量如何呢?

      记者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影视厅和网络上相继观看了10余部纪录片。其中,由南丹白裤瑶姑娘黎夏拍摄制作的《瑶纱》《瑶家酒》两部纪录片,尤其令人感慨—

      《瑶纱》是黎夏于2011年8月参加首期培训班后回乡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拍摄期间,她走访多位白裤瑶纺纱高手,追踪记录了从种棉花、煮纱、绕纱、跑纱到刺绣、剪裁等30多道工序。所拍摄的长达个小时的资料片,最终被黎夏运用刚掌握的技术剪辑成36分钟的成片。镜头里,用稻草灰水、野山芍煮纱及绕纱、跑纱等一系列镜头,形象展现了白裤瑶妇女的心灵手巧。

      黎夏这部作参加《广西纪录影像展》,在评比中获得最佳剪辑。第三届人类学纪录影像年度论坛和天津也相继播放了这部纪录片,得到观众好评。

      然而,黎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对自己这部获影片并不满意,她说:“这部获作品的结构只是简单地按着工序流程拍摄,并没有多少自己的构思。作为一个白裤瑶人,怎么记录自己的生活才能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生活的内涵和本质呢?这个疑惑一直跟随着我。”

      在此后拍摄的《瑶家酒》里,黎夏在如实记录姑爷酿造苞谷酒流程的同时,将镜头转向了白裤瑶人在葬礼中送礼酒、喝花酒的习俗,并通过老一辈悠然唱起的“瑶家酒”歌谣和口口相传的酒的传说,出白裤瑶人酒文化的内涵。

      面对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和黎夏娓娓动听的解说,记者欣然看到:这个白裤瑶姑娘,已经找到了一条真实、生动反映本民族生活本质内涵和独特美感的影像之!

      3

      看见

      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观看着一部部已成为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品的《广西纪录影像展》纪录片,记者眼前展开的是一幅巨大的广西各民族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

      《咸面制作》将那坡县马元村村民手工制作咸面,在石漠化相当严重的里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景表现得相当唯美。

      《宾阳油纸伞》真实记录了宾阳县陆村陆玉带老人代代相传的制伞手艺,伞骨上线、伞面刷油等一个个镜头间,表现出一位老人极强的耐力和精巧的手艺;

      《侗族百家宴》以宏大的场面和热闹的情节,将三江侗族村民迎接远方客人的热情与依靠集体力量战胜自然灾害的生活历程表现得生动活泼;

      《铸泥沙的人》追溯靖西县壮族人聚居地区烧制夹砂陶的悠远历史,以及后人抢救、传承古老制陶工艺的新思;

      《流浪诗人》追踪拍摄一位从南丹大石山区走出去的白裤瑶青年远赴广东打工,在拓展眼界后毅然返乡开发家乡旅游业的奋斗过程;

      《妈达购肥记》通过追踪凤山县那莫社区村民妈达外出购买肥料的过程,表现的那莫人坚守传统生态种养方式的情操;

      《苗山剪禾》将融水苗家人在晚秋收割时节举行的开剪、收剪仪式以及开田烤鱼过程描绘得情趣盎然……

      “这些生活在乡间的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村民,对自己身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最熟悉,也比外人更多一份传承、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责任感。目前,以我区乡村10个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村民为主要对象的《广西纪录影像展》培训工作已经举办10期,收效明显。我们将逐步解决乡村生态博物馆资金不足、设备不全等问题,将这项培训工作长期下去。”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袁晋在影视厅里的一番话,让记者对《广西纪录影像展》的前景充满期待。

      一部部散发着乡间泥土芳香的纪录片,由于拍摄、记录者的特殊身份而让人倍感真实、亲切。恰如一位拍摄者所言:在镜头里我们记录的是历史的深厚积淀、民族的绮丽多彩、文化的价值魅力;在镜头里,我们记录的就是我们自己!

      作者:罗劲松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