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神秘瑶家
  • 毛南族玫宝 古老神秘的傩文化神秘瑶家
  •   原标题:毛南族傩戏活着的传奇

      提及“傩戏”这个词,脑海里闪过的是诡异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古怪的言语、粗犷的动作和令人惊悚的场景,像古希腊的酒神狂欢,又像印第安人的原始祭祀。傩戏这种从原始巫术脱胎出来的古老戏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而被称为戏剧“活化石”。谁能想到,它却遗落于毛南山乡,隐藏在重重深山里。

      几天来,记者一直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大山中,寻找那些诡异的面孔,或,或慈眉善目,或满面沧桑,或美丽娇人。如此执著地探寻,不仅仅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也是为了追溯一段失落的传奇。

      “活化石”遗落的地方

      环江的下南、上南、木论一带是毛南族聚居地,这些地区史称“茆滩”、“冒难”或“毛难”,当地土著被称“茆滩蛮”,后称“毛难族”,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毛南族。2009年6月3日至5日,我前往环江,奔走于崇山峻岭之间。

      从殷商至汉唐,傩都是可登大雅之堂的礼乐。“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即便是民间傩祀,连孔子也身穿朝服站立阶台,地观看。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英俊武士薛绍的邂逅,就是在一场傩舞的狂欢中。一张傩面具揭下的瞬间,她的初恋悄然来临。

      自唐以后,傩戏在中原声渐不闻,最终在汉文化区域内销声匿迹了,却幸运地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保存了下来。而在环江的下南乡、水源镇等毛南族聚居地,地域的偏僻、独特的民俗、方言的,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渗透,使得傩戏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独自芬芳。没有人知道,在这里,究竟是从哪天开始上演傩戏的。此行若能捡拾这古老剧种失落的碎片,也许能够体味到千百年前毛南人的与快乐。

      雕刻时光的老人

      6月4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70岁的毛南族傩师谭信慈,在老伴的协助下,把两个沉重的箩筐拖下楼来。

      箩筐里,36个精雕细琢、色彩绚丽的木质傩面具,或剑眉刀须,可怖;或温文尔雅,慈眉善目,呈现着令人震撼的艺术之美。毛南先民对神灵的,对鬼魅的痛恨,通过面具的制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毛南傩面具一套36个,有男女之分、之别,据说在傩师“开光”之后,就有了神力。

      “这个眼珠瞪突、阔嘴獠牙的是雷王;这个樱嘴柳眉,满面含笑的是娘娘;这是三娘,这是雷兵,这是瑶王……”谭信慈小心翼翼地双手捧出,一一介绍,再轻轻地放回箩筐里。

      面具用一种叫做“恩木”的树木雕刻而成的,因为“恩木”雕刻时不易开裂,也不易生虫,而易于保存。傩面具的雕刻是傩戏的核心技术。在环江,能雕刻全套傩面具的仅有寥寥数人,其中之一就是谭信慈。

      谭信慈是从44岁开始学习傩面雕刻的。因为找不到师傅,他就根据书上的图像,并结合自己的想像,勾勒出模型,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技术炉火纯青,刀下栩栩如生。他还戏文,找来爱好民间艺术的青壮年,组建傩戏班子,常应邀到村民家里演出。谭信慈既懂雕面具又懂演傩戏,在毛南人中恐怕绝无仅有。

      傩面具雕刻工艺繁琐,制作一个面具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该县洛阳镇平源李果场大河组75岁的毛南族雕刻艺人方振国,用一生守护着这门技艺,他说不清自己刻了多少个面具、用掉了多少“恩木”。他把制作技术传给了二儿子方文展,但二儿子已外出务工多年,手艺也荒废了。因担心这种古朴神秘的技法后继无人,已是垂暮之年的方振国,开始向孙女授艺。傩面具雕刻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已渐渐被打破。原始傩戏千年的守望

      在环江寻访原生态傩面舞,得靠运气,靠。朴素、平静的毛南山乡,谁也不知道哪一村哪一刻会有锣鼓敲响。

      地道的毛南族傩戏,不会单独表演,而是穿插于“还愿”(毛南语称为“肥套”)的傩祭中。“还愿”就是主家请来傩师,借之名驱鬼逐疫、祈福求子。此外,一年一度的毛南族“分龙节”到来时,傩戏的演出也是重头戏。演出场地一般是在主家的堂屋进行,人多时也可在屋外场坪演出,不用布景,更不需要幕布,但少不了的是飘扬的经幡、燃烧的香烛和摆放三牲果品的供桌。

      该县文化馆副馆长覃自昆收集了大量的傩戏资料。下乡前,记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如醉如痴地观看傩戏视频。看傩戏,犹如在时空的隧道里,用穿透夜幕的眼,窥视远古的图腾。

      傩师们头戴傩面具,身穿戏服,打绑腿,脚穿麻鞋,持打神鞭,走叉步、丁字步、猫步,动作夸张、滑稽,时而脚跟着地,时而足尖用力,时而腾空旋转,时而躬身,既有原始舞蹈的粗犷、豪放,又有现代舞蹈的轻盈、刚劲与矫健……歌声魅影,神鬼混杂,时空。

      “肥套”开场时,傩神轮番出场,每人即兴跳一段舞表示,然后演唱该神的故事,唱完再跳一段舞。傩戏《土地配三娘》里,三娘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成长成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土地向三娘求爱,小土地在一边打气帮腔,充满生活气息。

      傩戏“瑶王踏桥”里,地面铺着一长条蓝布代表桥,上置几朵花,傩师扮演的瑶王围桥起舞,然后拣起一朵送给请傩神的主家,表示“送子”——在当地的民间传说里,毛南人向“娘娘”求花,得到后不慎遗失,是好心的瑶王拾得,并将花归还。

      “那些年,锣鼓一响,附近村的人都来瞧热闹,场面好大!”在谭信慈家,老人一边摆弄着傩面具,一边回忆着傩戏当年的辉煌。从表情里看得出,傩戏带给他更多的是上的享受与满足。

      得知记者亲睹傩戏的愿望后,老人返身上楼,又抱出第三个箩筐,里面是一件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傩戏服装。他抖开一件长长的红袍,穿在身上,开始表演傩戏片段。明亮的光线照在他身上,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大红的戏服。戏服上曾经的艳丽已经随着岁月凋残,他一个转身,甩动宽袍大袖……

      看得正,传来手机铃声,谭信慈停下表演,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接听。戏服与手机,古老与现代,相映成趣。

      许它一个长生殿

      据说,傩戏濒临失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曾被视为活动。据说,上世纪60年代,傩戏被认为是,面具和戏服被。

      如今,那个特殊的年代已远去,但傩戏的已无可。随着一个又一个傩师相继逝去,神秘的傩戏连同神圣的面具正在离我们远去。如今整个环江只有6个民间傩戏班,多由垂垂老者在扮演操持,能表演全套十几种傩舞蹈的仅有一位傩师。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在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方式冲击下,傩戏会不会玉石俱焚?

      近年来,当地文化部门开展了毛南傩戏“火种”的行动。1995年至2003年,毛南傩戏班子两渡日韩、四下东南亚演出,我国以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和、等地区的多家也慕名来到环江,将傩戏演出拍成专题片。2002年,以毛南傩戏“柳浪哩”为基调改编的毛南族民歌,在南宁国际民间艺术节上亮相,令惊诧:毛南族还有这么好听的歌!同年,该县自编的《傩舞》在广西民间舞蹈大赛上连拿四项大。现在,毛南傩戏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许它一个长生殿,不让傩戏兀自凋零。这不是提倡,也不是用来点缀歌舞升平,因为傩戏是一道华丽的风景,寄托着千百年来毛南人的梦,隐藏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密码,个中意蕴,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温习。

      返程的车上,长时间神思,脑海里闪过的是那一面面艳丽诡异的面具。傩戏里,戴面具可以与相通;生活里,戴面具是为了掩饰。它们哪一张与我相似,哪一面和我有关?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雷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