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闽台中草药产业对接合作
长期以来,中医药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岸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前景看好。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顺利推进,更使两岸中医药合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009年6月18日,在福州举行的第三届海西科技论坛暨海峡两岸中草药产业对接洽谈会,20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两岸中草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前景,以及两岸中草药产业合作事宜。论坛上,由昊盛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澳门海峡科技促进协会与福建济之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创办的“海峡两岸中药材(GAP)创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这表明,两岸三地将共同推进两岸中草药产业的对接合作。
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推进闽台中草药合作和产业对接,福建省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中药产业技术及实验室,围绕天然植物药的中草药提取展开工作;为使两岸药物检验标准统一,福建省还投资2000万美元建立两岸互相认可的中药检验中心,为闽台两地中草药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2008年底,有关部门就构建两岸产业合作机制推动了一项“两岸搭桥专案”,并选择中草药论坛为“搭桥专案”揭开序幕,希望就药材供应、市场开拓、科研技术、法规、试验等与进行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据悉,海峡两岸中草材(GAP)创业园规划总面积10万亩,在莆田涵江以大洋、游洋、新县、庄边、白沙为核心,项目建设突出构筑农民创业的平台、在设立农业科技引进消化及交流平台、中药科技交流培训平台、海西中药合作创新平台、中药养生及休闲文化交流平台等五个平台。
创业园将着重引导拥有关键中药技术的高素质农民、农民组织和中药企业到闽创业发展,着力发展两岸道地药材栽培,提高道地药材生产规模和加工技术水平,引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经验,在为农民提供创业平台的同时,带动提升福建的中药科技生产水平,使创业园成为海西对台中药合作的主园区和发展高优农业的样板,辐射带动海西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
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滋告诉记者,的中药原料90%来自,所以从产业链的角度,两岸的中医药完全没有分离的可能性。根据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2008年全球中草药市场产值高达600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70%,经济部门预测,若促成两岸中草药产业合作,中药制剂产值可望从2007年的55亿元新台币,增至2010年-2012年间的150亿元。
厦门打造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
近年来,厦门市充分发挥对台交流合作良好基础,在两岸中医药界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产业贸易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1988年,厦门市成立了厦门——中医师联谊会,总会设在厦门,并在台北、台中、高雄设立了三个分会,业界借助该平台,先后组织300多名参加在厦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厦门大学中医系近几年对台教育规模也获得了迅速增长,目前在校中医学专业台籍本科生150多人。该校对基层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的专业技能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仅2009年就举办9期足弓医学和腧穴养生培训班,受训的达250名。与此同时,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一批该校学生赴嘉南药理科大进行交流学习,这也是厦门与首次实现医药职业教育学生层面的交流。
目前海峡两岸中医药科研平台项目已被列入厦门重大科技平台建设,该平台面向和高校、科研机构及医药企业,重点资助中医应用基础研究、中医临床研究等,期待通过科研合作,在关键技术方面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在中药研发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地区特色的创新中药品种,推动两岸中医药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两岸中药材产业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厦门市有关医药企业同60余家制药企业签订产业合作书;国药控股福建有限公司同中华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胜昌制药厂有限公司等还签订了中药材采购协议。
此外,2008年4月建在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内的闽台中医药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福建省第一家医药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室内外相结合、集历史名中医群雕形象展示、中医药名展览馆、自然中草药科普园于一体的博物馆。这里是宋代名医吴夲行医济世的地方,千百年来,他的慈济惠及八闽大地。
两岸应尽快启动中药标准研究
近年来,台资企业在闽开发中药材生产和福建省农业部门引进特色草药种植已在八闽大地红红火火开展,如台资企业与柘荣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发太子参生产和加工,明溪县农办引种珍贵中草药金线莲获得成功,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金线莲组培。2010年8月,由福建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与专业从事中药制造的一条根实业社合资成立的福建省力捷迅生物高科有限公司占地28亩的中药材提取车间建设破土动工。该公司是,拟建设成为主营“柘荣太子参”GAP现代化种植、研发、深加工和内外销兼营的现代生物制药企业,首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种植太子参亩。这些都为闽台两地中药材的交流合作注入了活力。
然而,随着两岸中药交流与合作的不断热络,相应的措施必须跟上才能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化。为此,民革福建省委员会在福建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曾提出了“设立专项基金尽快启动中药标准的研究,制定两岸共同的中药标准”的。
这项指出,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变化,两岸中药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中药产业上对的依存度高,目前地区的中药材70%来自祖国,双方在中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研究领域已有一系列有效的探索与合作,双方在一些领域已进行了探索和合作,先后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闽台中医药学术论坛”、“海峡两岸慈济中医药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搭建了两岸中医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两岸中药领域合作实质性的阶段,但在中药质量标准上尚存差异。如:注重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和质量控制,而地区注重药材的优良品种和安全性指标,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为此,设立专项基金尽快启动中药材良种繁育和中药标准的研究,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制定两岸共同的中药标准,以进一步促进两岸中医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