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药材
  • 图文:草药铺子盼成大药房-搜狐滚动
  •   湖北日报讯 图为:鄂皖交界渠,渠左是安徽,渠右是湖北。此渠多年无偿为湖北供水。

      图为:陶家河村支书闵志刚(右一)与村主任安斌(左一)和安徽上坊村新屋小组汪仕林一家人在汪家房前合影。

      图为:一树枣皮惹人爱。

      图为:英山县陶家河乡陶家河村

      文/图 记者 松 通讯员 张娈 雷刚

      乡村名片

      陶家河村:位于英山县陶家河乡,与安徽岳西县古坊乡上坊村、河图镇皖圆村接壤,11个村民小组,1386人。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去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村支书:闵志刚

      村委会主任:安斌

      微言乡村

      徐显庭:药材种植技术含量高,陶家河村提高技术的余地还很大。

      闵志刚:希望鄂皖药材交易大市场的早日变成现实,进一步富民强村。

      陶家河乡地偏远海拔高,被称为英山县的。记者翻山越岭“走楚界”,20日到达陶家河村,正是陶家河乡所在地。

      一个中草药大铺子

      草本:苍术、桔梗、当归、香附子、柴胡;木本:杜仲、厚朴、银杏、枣皮、栀子;菌类:茯苓、天麻、灵芝。

      这些中药铺子里的名字,陶家河村人张口就来。记者实在陌生,索性请村支书闵志刚给写在采访本上。

      老闵介绍,这里海拔五六百米,特别适宜种植中药材,全村九成以上田地种了20多种药材,有2000多亩。“全乡种了138种药材。”乡党委副徐廷志补充道。“您能认识多少种?”记者问老徐。“七十种左右吧。”

      老闵介绍,徐在这里工作的十四五年间,正是陶家河村和陶家河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时期。

      徐廷志说,全乡种植中药材已达到4万多亩,每年还在增长。老百姓靠种药材贩药材,过上了小有积蓄的日子。

      安徽村支书家的喜宴

      陶家河村与安徽岳西县上坊村和皖圆村交界。到口子村采访,免不了问起邻里故事。

      村委会主任安斌快人快语;“请记者同志笔下替我们好好感谢安徽老乡。”

      陶家河村与上坊村以一条水渠为界,渠首是一座安徽的小型水库。“这么多年,渠旁几十亩田地的灌溉,和一个村民小组的吃水,都是安徽老乡无偿提供的。”

      这个小组还与安徽共一口小水塘。前些年,因为小塘已不能洗衣洗菜,渐渐被垃圾侵占。去年,湖北挖万塘,陶家河村主动租了挖机,把小塘挖开,垒以坡岸。半亩方塘,倒影重来。上坊村送来了2000元。

      时近中午,老闵老安都要跨省到上坊村支书徐声怀家吃喜酒徐家娶儿媳妇。记者随喜同往。只见宾客盈门,觥筹交错。吃了安徽酒菜,临别还获赠装有花生、瓜子、糖果、红鸡蛋的礼品袋。“中药讲究和,中和,和谐。我们村种药材,上坊村也种,你看我们不仅收获了利益,还得了一点中药的吧。”喝过喜酒的老闵满面。

      建成精品大药房

      老闵心底其实挂着更大的事儿,药材种植规模有了,品质也好,但没有品牌,没有深加工。乡亲们勤扒苦做,赚的不过是一点辛苦钱。2010年,他在县上,提议建设陶家河鄂皖药材交易大市场,以市场建设推进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

      在老闵看来,建大市场,陶家河村有便利。村与乡在一起,有一定城镇规模。每月农历十五,鄂豫皖边民在此赶大集,摊位多时可达两三百个。记者进村采访时,看到不少人在大边用条纹布搭摊位,询问得知,大都来自安徽六安,正是为月半赶集作准备。

      “这个边贸大集已有十四五年历史了,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徐廷志说,乡里也在谋划借力边贸搞中药材深加工,他形象地比喻,“不仅开个铺子,卖草药;还要开大药房,卖精品成药。”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