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金银花主产地集中在小沙江镇、麻塘山乡、虎形山瑶族乡、大水田乡四个乡镇。是中国生产规模最大的原生态种植区。自古以来,隆回全境林间山地广泛分布着大量的野生金银花。每到金银花花开季节,花香四溢,香飘万里。尤以县西北部中山区和中山原区的金银花分布最广、开花最艳、香气最浓、药性最佳。该地区瑶汉“游医”常竞相上山采摘配药,用以医治“疑难杂症”。南宋时期,战乱频繁,相传当时湘中等地瘟疫盛行,当时民间就广泛采用金银花藤叶后口服,效果极佳。据《新化县志》记载,至明代以后隆间医生又发现以花入药,效果更佳,隆回人为灿烂的中医药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初,隆回人又从山野挖掘野生单株进行驯化栽培试验,并一举获得成功。在漫长的实践中,广大药农不断研究探索其栽培和加工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60年代以前,野生金银花资源遍布隆回县山野村寨,尤以该县六都寨镇以北最多。在小沙江等高寒山区的野生金银花不仅产量较高,而且质量上乘,但收购数量不多,较多资源浪费于山野。
1971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少数农户尝试将野生金银花改为家种,但发展缓慢。1980年全县种植面积仅365亩,产量125担,此后数年,受区域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虽然种植面积每年有所增加,但产量增加极少,效益也不甚明显。
20世纪90年代初期,县委、县认真分析了针对该地区高寒多雾冰冻期长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三年两不收的现实情况,宜大面积种植推广生产乃至形成以金银花为主导的中药产业,金银花产业化开发市场前景必定广阔,金银花产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
至2001年,隆回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13.7万亩之多,年产干花近7300吨,产值愈0.81亿元,生产规模成为中国第一,2001年国家林业总局据此授予隆回县“中国金银花之乡”称号。
但从2001年下半年起,受产量过剩的影响,隆回金银花受到重创,2002年产量跌至5000吨,受“”影响,价格上涨后,产量增至6500吨,2004年产量达到8500吨。
2006年面积已达16万亩以上,产量干花余吨,产值2.5亿元左右,产品畅销桂林、广州、重庆、南京等大中城市及及各大制药厂。2010年,隆回县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年产干花1.1万吨,占全中国总产量53%。2009年,全县花农增收12亿元。
隆回县金银花加工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薰蒸烘干或晒干等简单加工制成干花后销售到各地的中药材加工企业。21世纪初,全县形成了一支800余人的金银花销售队伍,每年组织销售干花7000余吨。二是组建加工企业,生产金银花茶、保健品与饮料,全县共有此类加工企业10多家,已初步形成了年加工2000余吨的加工规模,年加工产值1.8亿元,并创建了“毅鹏”、“银仙”等“湖南省名牌产品”。三是组建大型制药厂。为推动金银花的深加工,该县于1993年利用原航天工业部七二二医院改建成“邵阳市第三制药厂”,并于2000年引进湖南省银海药业有限公司将其收购,更名为“邵阳市爱生制药厂”。2003年,该公司投资2800万元完成了药品生产线(包括金银花提取物车间)的GMP,于2004年6月完成了GMP认证,爱生制药厂占地179亩,厂房面积8600余平方米,可生产中成药品种35个,主要产品有银黄片、银黄颗粒、银翘解毒颗粒、板蓝根颗粒、妇康宁片、肾石通颗粒、益肾灵颗粒、鼻润片等。1997年开始,隆回又研制出了多种金银花保健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投放市场以来,一直十分走俏,市场前景较好。特别是湖南“毅鹏”金银花保健品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各种规格的金银花茶、金银花凉茶颗粒、金银花木糖醇含片以及花瑶清等产品。2002年“毅鹏”金银花茶被评为“湖南名牌”。2006年隆回县又投资3000万元成立邵阳市长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100亩,引进国内最先进的“逆流渗漉”连续提取工艺,设计年加工能力以金银花为主的各类中药材1500吨,成为隆回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2007年隆回湘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又研发出了“金银花凉茶”。该产品于2009年获得有机食品认证。金银花系列新产品的开发,有力地促进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金银花销售问题,20世纪90年代,隆回在小沙江镇建立了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市场,通过近20年的发展,隆回县小沙江镇已成为中国著名的金银花集散地。产品远销河南、湖北、江苏、广东、广西等24个省、市、区,并在广西玉林、广州清平、江西樟树、安徽亳州等国内十大药材专业市场都设立了窗口,一部分优质产品还销往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该县建立了一支有300多人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营销队伍,在20多个省、市建立了中药材商品信息交流网络,销售渠道畅通。以小沙江镇为中心、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市场已初具规模,有经营门面8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