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药材
  • 余锦柱:守望?瑶家草药
  •   本报记者 蒙志军实习生韩实通讯员 刘玲军唐孝任 李光平

      ■人物简介:余锦柱,男,今年47岁。1978年起任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森林瞭望台瞭望员,1998年7月。28年来,共观察生产用火15万多次,准确报告火警284次,为国家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管护区内实现28年无森林火灾。他对火情预报的准确率高达99.7%,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其经验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编入森防教材,向全国推介。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护林员”、“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员”等荣誉称号。

      绿意盎然的尖子岭,苍莽逶迤,云蒸霞蔚。

      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山顶瞭望台上,每隔一小时,打开高倍望远镜,环顾周遭的林海,观察50万亩林区内是否有异常的用火———这,就是森林瞭望员余锦柱的工作。

      与这位平凡的森林瞭望员面对面,感受他的苦乐人生,让人,也让人肃然起敬。

      生与死

      【体验】2006年6月24日10时5分,我们走进尖子岭。溪水潺潺,鸟鸣山涧,大家都说,老余会“享福”,找了这么个“天然大氧吧”。

      走了半个钟头,边的树渐渐少了,火辣辣的太阳照得眼睛都睁不开,汗水直流,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不容易拐进一个林子,又有一道深涧横在面前,3根长满青苔的圆木架起一座桥,摇摇欲坠。鼓起勇气,我们耍杂技般踩过木桥,再抬头一望,顿时倒抽一口冷气:眼前是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山,一边是深谷,一边是峭壁……屏住呼吸,紧贴岩壁,揪稳山石,移着碎步,这段不到百米长的山我们竟然走了10多分钟。再往前走,山势陡然险峻,大家拽着蒿草往上爬,猛然手心一阵剧痛,摊开一看,满手的倒刺!

      同行的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条,28年来,老余已经走了不知多少回。

      中午12时20分,我们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了瞭望台,看着黑瘦的余锦柱,我们不禁感叹:这个老余,不简单!

      【采访】余锦柱说他现在清楚地记得,28年前的那个晚上,当了一辈子瞭望员、已经年迈眼花的父亲,把尖子岭瞭望台交到了自己手上。“这活儿,别人干不了,父亲退休前培养的几个人因为受不了这里的苦,都‘跑’了。父亲心里清楚,我性格像他,能干得来。”余锦柱回忆着说,那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年仅18岁。

      余锦柱接过了这份“家当”,同时也接过了这份旁人难以想象的。

      大瑶山里,人迹罕至,野草密布,芭茅丛生,毒蛇出没无常。为了全面掌握管护区的情况,余锦柱利用雨天初晴不易发生山火的那段时间,先后翻过70多道山梁,穿过3000多条峡谷。攀援中,他经常和毒蛇不期而遇,28年时间里,毒蛇在他的腿上留下了大大小小10多个疤痕,幸好父亲教过他用草药治疗,每次才化险为夷。

      尖子岭与粤北接壤,受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常有裹挟着暴雨呼啸而来。由于瞭望台地势高,接近云层,空气中湿度大,来时,万谷轰鸣,震耳欲聋。有时好好的丽日晴天,也会突然凭空砸下一串旱天雷来,惊得胆欲裂。28年中,余锦柱已经记不清他多少次在中幸免于难,只有那仅剩下一个檐角的屋顶,和外墙上触目皆是的凹坑,记录着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惊险。

      苦与乐

      【体验】走进老余在瞭望台上居住的8平方米简易小屋,我们看到的是一张老式的木床,一叠泛黄的记录纸,一副油漆斑驳的高倍望远镜,还有一对用来挑水的塑料桶——这几乎就是余锦柱的全部“家当”。

      我们来到这简陋、艰苦的中,不仅替老余着想:这么多年,他是怎么过来的?

      【采访】采访中得知,一到森林防火期,余锦柱就必须24小时坚守瞭望台,往往一守就是好几个月不能下山,生活用品和饮用水,主要靠妻子赵运英十天半个月送一次。高高的瞭望台,远远望去,孤峰,耸入云端。可是水往低处流,离瞭望台最近的泉眼都有几公里远。当妻子赵运英千辛万苦把水从位于半山腰的家中背上来时,其价值已经和油差不多了。为此,余锦柱常常“洗不起澡”,就连喝水,也只能像喝酒似的,小口小口地咽。

      干渴还可以,最难的是孤寂。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到每年8月至次年4月的森林防火期,余锦柱就必须24小时坚守瞭望台。28个年头里,他有21个春节是在瞭望台度过的。“别人希望过年阳媚,我却希望过年下雨下雪,因为那样,我就能回一趟家了。”说这句话时,余锦柱的笑容里掠过几分苦涩。

      为了改善老余的工作条件,组织上现已为瞭望台配备了对讲机、汽油发电机、避雷针等设备,还买了电视机。不过,看电视要发电机,成本太高,老余舍不得用,只靠父亲留给他的一台老式晶体管收音机来打发寂寞。“实在闷得慌,就唱歌给自己听。”老余说。

      “在瞭望台上你快乐吗?”我们问。

      “每当我发现一起森林火警,及时了,为国家避免和了损失,心里别提有多快乐。”老余平静地给我们谈起他的快乐观。接着,又非常乐观地说:“这里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满山都是鲜嫩的竹笋,我肯定会长寿的。”

      情与责

      【体验】半山腰上的一栋老房子,就是余锦柱的家。几年前,由于扶贫的需要,周围的乡亲都搬迁到山下去了,余锦柱一家成了这里唯一的住户。

      儿子到广东打工去了,女儿还在县里寄宿制中学读书。老余的妻子赵运英,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过,陪伴她的,只有家中一只瘸了腿的猫。在这里,我们同样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

      烧柴草做饭,岩石缝里种菜,赵运英说,她对这种刀耕火种、烟熏火燎的生活没有怨言,最心烦的就是由于夫妻俩一个月收入加在一起不过1000元,为了两个孩子交学费,家里欠下了一大堆债……

      【采访】赵运英回忆,1982年3月,新婚刚过,就赶上了防火期。她对老余说:“家里的事交给我,你就在台上工作吧。”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劳累不堪的时候,有一次她终于忍不住对丈夫发起了牢骚:“就是一头牛,也该有歇下来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别人那样生活?”面对妻子憔悴的面庞,余锦柱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但他知道,那50万亩山林,是国家的财产,是瑶汉共同的“绿色宝库”,自己不能有半点松懈!

      28年来,余锦柱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加在一起没有超过3年。有一次,女儿哭着问他:“爸爸,同学们都说我是没有爹的孩子,其他同学的父母三天两头就来看他们,为什么你不去?”面对女儿的,老余。

      困扰余锦柱的,还有谁来的问题。全县共有7处森林瞭望台,其他6个瞭望台上,没有一个人能干上两年。老余说,“要是实在找不到人,我想,我就干到干不动的那天再说吧。”

      “老余,你有什么梦想吗?”告别老余时,我们问他。

      “这些年欠妻小的实在太多了,如果有机会,我想陪他们到处去走走。”

      这就是余锦柱,连梦想都这么朴实和简单。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湖南日报》,时间为2006年6月30日,转载仅为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