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自治区有关部门召开振兴壮瑶医药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内壮瑶医药界知名专家、学者及相关官员围绕如何加快发展广西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及兴边固疆卫生惠民工程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论坛上,“研发、产业化、完善体系、加大投入、人才培养、协调合作、特色”是高频词。
5月20日,自治区有关部门召开振兴壮瑶医药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内壮瑶医药界知名专家、学者及相关官员围绕如何加快发展广西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及兴边固疆卫生惠民工程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论坛上,“研发、产业化、完善体系、加大投入、人才培养、协调合作、特色”是高频词。
关键词一:研发、产业化
广西中药基源种达4623种,位居中国第二位。如何使这一优势转换成为振兴广西壮瑶医药事业发展的加速器?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处孙国友指出,要实现振兴计划,首先必须解决两大问题:药品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他认为,虽然目前我区壮瑶医药的科研力量较强大,但是研发资金投入比例过小甚至不到3%,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加快壮瑶医药研发中心建设,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推进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是实现振兴目标的必经之。
关键词二:完善体系
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黄汉儒表示,进一步完善壮瑶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服务体系建设,是能否成功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关键所在。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朱代平认为,需尽快出台壮瑶药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壮药、瑶药质量标准体系,让广西民间习用的大部分壮药、瑶药拥有质量标准,既有利于保障壮、瑶药质量和安全,也能促进我国壮、瑶药的开发利用,提高民族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非基本药物的遴选、药源普查、壮瑶医院制剂的研究和发展被认为是亟待展开的工作。
关键词三: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是与会专家们的共识。广西名老中医黄汉儒,加大投入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在壮、瑶族聚居地区建立一批壮医医院和瑶医医院。来自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的韦浩明提议,在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现有硬件设备的同时,扩大和完善壮瑶医药服务覆盖网络,通过建立和发挥一些示范性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全盘发展。
关键词四:人才培养
如何引进人才?如何培养壮瑶医药人才?走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径?广西中医学院庞宇舟道出了他的困惑和面临的难题。他说,虽然中医学院设立了壮瑶学院,但是“这只是一个发展方向,而不是一个专业”。这样的壮瑶医药人才培养现状让他颇为无奈。“既学西药,也学中医,又学壮医”这种培养模式是否能真正造就出特色人才,让他感到十分困惑。
“各部门积极加强合作,不拘一格录用特殊人才。”这是自治区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社会发展处莫长林针对如何引进人才给出的具体答案。针对如何加强民间壮瑶医生的培养话题,黄汉儒提出,应该认真抓好壮医医生职业资格考试,大力推广经过规范整理、安全有效、简便廉验的壮医诊疗技法。此外,加强壮医药人才培养和,加强壮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宣传报道等也是专家们提出的“解决之道”。广西名老中医黄瑾明教授呼吁,尽快建成广西壮医诊疗人才培养,力争在两年内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老中青人才团队。
关键词五:协调合作
研讨会上,与会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任纷纷表示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为广西壮瑶医药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和帮助。壮瑶医药的发展需紧密联系高校和企业,通过沟通与合作,把科研优势、资源优势成为产业优势。专家们认为,要充分把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国—东盟贸易区建成和中国—东盟次区域合作日益兴起的时机,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和特色,扩大和加深与的交流合作,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