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癌瘤以后,随人类对这种病毒的不断深入认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这种病毒的诊疗药物及方法,时至今日,人类确己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在我国古代,许多治疗的药物和方法都是口口相授,秘不的,有些甚至宁愿失传也不外泄,因此致使许多的治病秘方失传。另有一部分即使流传下来的一些方子也只是很普通的,能够很完整传下来且得到发扬光大的已属很少一部分。
中国瑶族医药渊源流长,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传统性与区域性,其形成发展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生态及族系密切相关。历代阶级执行的民族和民族歧视政策,瑶族先民频繁迁徙,以深山老林为居,与毒蛇猛兽为邻,过着艰苦的游耕生活。瑶民遇到疾病创伤时,主要利用传统的草医草药解除病痛。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为了本民族的健康、繁衍,瑶族先民对于一些特殊的人体生理、病理及病因有了初步认识,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瑶医药。绝大多数瑶族地区都处于封闭自守的经济状态中,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少,更没有中医或西医的传入。
瑶族主要分布在祖国西南、华中地区的6省区140多个县境内,有213万余人,其中广西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总人口62%以上(设有金秀、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湘(14%)、赣(10.2%)、云(7.5%)、粤(4.7%)、贵(1%)等省。瑶族人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地处南带及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的气候,充足的雨量,肥沃的土地,山地庞大,植被繁茂,孕育了丰富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这种多层次、多门类的生态,造就了瑶族地区丰富的药材资源,为瑶族人民认识各种植物的性质并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朵治疗疾病,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基础。长期以来,这里的瑶族人民不仅了自然,而且经过世世代代的摸索、积累,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医药体系,并且很早就以草药同进行交流。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瑶族并未形成本民族的特定文字,也没有专门的典籍记载瑶医药的系统理论,但我们仍可在一些古籍中查找到零星的记载。虽然这些记载较为粗略,对内涵丰富的瑶族医药也难免挂一漏万,但从中仍可管窥到源远流长的瑶族医药史。
最早记载瑶族使用草木历史典籍当推《后汉书?南蛮传》。书中记载:瑶族先民“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他们即然会利用木皮来绩衣服,以草实来染五色,那么,会不会拿来“食”,拿来“敷”,拿来“洗”呢?这常值得研究的。迨至宋代,经典著作中有关瑶族医药的记载较多,如宋?苏颂《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山泽间有之。”可见当时瑶族先民已经知道利用砂仁除瘴、消暑、助消化,并成为岭南山区的特产。作为瑶家一宝的灵香草使用历史悠久,如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玲子香。”的记载。周去非《岭外代答》则记载了灵香草的生长条件、产地、方法及销,曰“瑶洞及静江、融州(今融安和大苗山),象州(今石龙),凡深山木阴洳之地,皆可种也”。 新鲜的灵香草气味并不香,经烈日暴晒干也不香,必须将种植所得的灵香草“熏以烟火而阴干之”, 才能香气四溢,方可使用,并可运往山外出售。700多年前,瑶族先民就已掌握了灵香草的特殊方法,至今仍然实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灵香草可作药用,但比瑶族种植、利用灵香草至少迟150~200年。《本草纲目》中记载道:“零香草,又叫香草、零陵香、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气浓烈,入药驱风散寒、活血止痛。瑶族先民除用灵香草作香料、驱虫、驱蚊外,还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及避孕绝育。”在周密《齐东野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方春时,瑶女数十,歌啸山谷,以寻药挑菜为事。”可见,在宋代瑶族先民用药已相当普遍。不仅习医之士,就是普遍的平民妇女,都能“以寻药挑菜为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瑶族医药的悠久历史。
清?李《黔记》卷三有“入山采药、沿寨行医”的记载,《曲池县志》卷二云瑶民“负药入城、医治颇效”。这说明当时就出现了一批瑶医队伍,瑶族医者对瑶药的作用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到了时期,1934年庞新民对两广瑶族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其《两广瑶山调查》中载有:苓香、桂子、桂皮、桂枝、罗汉果、八角、苡米、黄柏、黄连、玉竹、归身、花粉、桔梗(极多)、杜仲、马胎、党杞、大龙伞、小龙伞、两面针、一包针、留雕竹(能止蛇毒,虽极毒之青蛇咬伤,亦可治好)、钩藤、防风、防已、麻黄、五倍子、金叉、八角莲、七趾莲、独脚、双柏、蔚京等草药。一些药材主要产自瑶族地区从名称上也能看出,如“瑶山十大功劳”“大瑶山蜘蛛抱蛋” “瑶山金耳环”; 瑶族山区还有一种特产药材千金草,又叫马尾千金、石耳、桂皮、罗汉果、天花粉,瑶族先民对其种植、采收加工及功用都有很多认识。由于它生长缓慢,且大多数寄生在高大的古树枝桠之上,寻找采集极其困难,因而价格十分昂贵。千金草味苦有毒,多吃能使人昏迷。瑶医将它冲酒服,可治跌打损伤;口含能治牙痛;以少量千金草与猪脚炖食,可作滋补药;孕妇难产,缚之于腹部,还有催生作用。现因瑶山古树被砍较多,千金草已很难采到。“石耳,产于山中之悬崖绝壁目,为瑶山产品之一。因其能治咳嗽病,故价格颇昂。采取石耳为板瑶的特别技能。”(1934年庞新民《两广瑶山调查》)。桂皮,瑶山盛产之桂皮,以其质量之优而闻名,故又有“瑶桂”或“瑶山桂”之称。《桂平县志》中“瑶人生计”记载:“地为桂树,外人来买,必呼其群,宰猪大嚼,约银之多少,剥桂给之。”“地产香菰、苓香草等物,而桂皮最良,以山深林密,饱经风霜,气味醇厚故也。”瑶山桂树,大都采苗移植,移植后要待15年或20年,树高长至约一丈五尺,允径约四寸左右,始能剥皮。以皮薄多油,味清香不燥为上品。瑶医很早就知道,罗汉果煎水煮汁,或与猪肉炖服,用以治疗多年的久咳。罗汉果每年的产量很大。早在清光绪二十八、九年(1902~1903年)大瑶山中的金秀四村,年产量已达1000斤。由上可见,瑶山独特药材名声甚著,药效颇高。
在许多旧地方志及史书中均有记载,如:“瑶人虽有男女居屋,然常移徙不常善识草药,取以疗人疾,辄效”、“瑶人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寨行医”。瑶医用药基本上都采用山区盛产的民族药(草药及动物药),并以鲜用及饮片为主、部分经特殊后使用。有资料报道:对湖南的江华、江永、兰山、宁远等地进行瑶药调查,每年的端午药市瑶人卖药盛况空前,仅江华的大小药摊约千余,摆满了县城几里长,买卖活跃,人员达数千人。说明了瑶族人民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采集、使用的过程中,扩大了出售品种,并逐渐与治病相结合,形成了既诊病又卖药的瑶医瑶药。在广西金秀、恭城、荔蒲等县至今仍有数百名瑶医(多为盘瑶)在全国各地城镇设摊售药行医。据1993年调查,在金秀县不足5万瑶族人口中就有瑶医247人,其中有205人办领了个体行医执照,除在县内开办了2个瑶医门诊部及32 个瑶医个体诊所外,其余瑶医均在县外售药行医。瑶族医药已由瑶寨城镇挂牌开诊。
瑶药历史极其悠久,因受历史条件,文献记载的瑶药种类至今仍很有限。据一些瑶族地区的药物资源调查报告统计,查阅有关瑶医药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瑶医使用药物品种中土石草,鸟兽虫鱼,无所不包。广西瑶医用药品种已达1392种,其中植物药1336种(隶属于198科716属),动物药43种(隶属32科37属),矿物药4种,其他类9种。植物药中,藻菌、苔藓植物8种(5科7属),蕨类植物63种(26科43属),裸子植物9种(7科8属),双子叶植物1099种(136科577属),单子叶植物157种(24科101属),约占广西药用植类的30%。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对有关瑶医瑶药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不断加强,通过专职瑶医长期的医疗实践并与各民族医药,特别是在与中医药的交流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一些确有疗效的瑶医验方开始得到临床验证,瑶药分类鉴别、药理药化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瑶族医药已由原始的经验医药的积累与流传向实验医药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瑶族医药学。
中国瑶医药溯源
由于历史的原因,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要想把自己积累和总结出的医药经验用文字的方式系统地反映和传授给后代是很困难的。虽然在明朝时期,瑶山中就有一些神书、歌本,瑶族中也有一部分人认识汉字,但为数不多,加上封建保守思想的长期影响,在传授医术、秘方上都是口授心传,只传子不传女,传一不传二,有的甚至到临终时才传授,因此很少能著书立说、流传于世,故而瑶医理论体系迟迟未能形成。有关瑶医的记载可散见于诸多史料,如《后汉书?南蛮传》中写到瑶族“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苏颂的《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山泽间有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灵香草“唐人谓之玲玲香,亦谓之玲子香”。周去非则在《岭外代答》中进一步记载了灵香草可治疗感冒、发热、腹痛、腹泻、头痛、腰痛等疾病以及可用来避孕、绝育等。另外,从其他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中,我们也可看出瑶族医药文献资料存在的客观性。如《记录汇编?卷六十》云:瑶人“山中多板木、滑石、胆矾、茴香、草果、槟榔诸药,时时盗出市博鱼盐”;《乐昌县志》也载有“邑有瑶,不知始于何代,惟其人尚诚信,常以药菜、材木运入肆,交易无欺”;《曲江县志?卷三》亦曰:“瑶人盘氏姓,盘瓠之后也平时多出街头圩贸易,或负药入城,医治颇效”;《岭南记蛮》有“蛮人(主要指瑶族)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切杂症,每有奇效”的记载。
解放前,许多丰富的瑶医资料散在于民间,并存、融汇于民族风俗之中。如桂平盘瑶六月六的“洗澡节”用“百草药”煮水洗澡,与当今药浴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金秀一带的瑶族则善用食疗“药粑”来达到驱虫的目的,与当今的“药膳”也是不谋而合;再如荔蒲瑶族的药市交流,集贸易与防病治病、提高医药交流于一体,可谓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瑶医与风俗的紧密结合。至于《阮通志》中所载“有病殁,则并焚其尸徙居焉”,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瑶族有“火葬”习惯的真正原因。另外,瑶族在卫生的预防、控制病症以及生育措施等方面宝贵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必须结合瑶族生活的、习俗、意识形态等综合分析,使瑶医这枝奇葩放射出应有的光彩。
解放后的一些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论文、著作,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瑶医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特点以及发展的状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到今天的国际瑶族研究会的建立,瑶族医药的交流也在发展,瑶医学已迈出可喜的一步,相继有《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瑶族医药调查研究》、《瑶医效方选编》、《瑶药选编》、《中国民族药志》、《广西少数民族药简编》、《广西少数民族便方选》以及其他部分地区的瑶医药调查报告和论文、著作,均说明了瑶医药在内、外、妇、儿、五官、神经以及皮肤等科所拥有的大量秘验方,在病因、病理、生理、预防、治疗等方面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卓越的贡献。
可见瑶族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一样,首先是作为一种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所必需的技能而存在的。同时瑶医药有着极其广泛的思想内涵和生产生活实践基础,是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科学文化体系。瑶医药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广为流传的民风民俗观念、教文化与生产生活习惯的渗透,并且这些观念、、习惯作为不证自明的影响着瑶医药的发展并进入其理论架构,甚至作为瑶族医药的一种“原核”,组建成日趋完善的本民族医药体系。本节拟丛传说、山歌、文献、考古、民俗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对瑶医药的早期形成进行探求。
打印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