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医特效
  • 瑶医治艾滋病百余记者目击活熊取胆全过程 堂董事:你又不是熊怎知熊痛(组图)-搜狐滚动
  •   堂人员及专家:熊看起来不痛。

      记者: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不痛!

      堂董事: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

      记者:有没有一种病不吃熊胆药物会死?

      中药专家张世臣:我不知道,不吃馒头会死的人有吗?

      记者:原来熊胆好比馒头?

      昨日,堂其养熊,一百多名来自各地的记者受邀进入熊场,目睹“活熊取胆”全过程。这是堂熊场第一个公开日,也是养熊行业首度对外。假山、喷泉、盆栽,以及“天人合一”的牌匾,这是福建堂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大门口的景象。很难将其与园中的数百头困兽联系起来。目前,该公司已建成生产区、放养区、繁殖区三大区域,而保健区、医疗区还在后期筹建当中。堂演示的活熊取胆过程,引流取胆时长不足一分钟。记者参观时间约两小时。

      一些受邀人士对堂日“态度冷淡”。著名环保人士、大自然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明确表示“不会参加”,“堂不和签名者交流就直接公开邀请,除作秀外,你还想做什么?”另一位民间动物人士张丹告诉记者,她还在犹豫。“堂养熊场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仅有两天的时间究竟能看到些什么呢?”她担心的是“眼见不一定为实”。而就在昨日,AAF(亚洲动物基金)已因为参观熊场受阻等原因,宣布停止原参观计划。

      2 引熊入笼

      紧挨散养区的,是熊胆引流区。前来参观的记者按照堂发放的参观证编号,在引流区前排队等候叫号进入熊胆汁引流室,引流室内分布着两排熊舍和两排引胆用的铁笼。熊进入引流笼后,自动趴着,低头舔舐掺和了牛奶的饲料。从体态、意识、行动看没有异样。章轲 摄

      3 插针取胆

      在两名员的下,三名引流员开始演示引胆过程。工作人员先用酒精棉擦拭瘘孔,再用一根长约八厘米的中空引流针插入熊腹部。大约一百毫升的暗熊胆汁随即流出。整个引流过程时长不足一分钟,其间黑熊体态平静,一直在。由于熊舍内光线昏暗,并且不允许打开闪光灯拍摄,无法观察到黑熊造瘘取胆的部位。从室外远处看,只能辨识取胆熊腹部毛发被剔除,裸露出肉色。按照堂相关,手术环节并不对外。A04-A05版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赵亢

      5 放熊回笼

      取完胆汁后,取胆熊退回到里,打开后面小门,进而去到院子里面。一部分放出活动的熊活跃如常,但也有的熊神态“打蔫”。其中一只熊大部分时间在熊舍内转圈,并不时向笼外摇晃头部。专家称,圈养动物面临生活单一、活动空间狭小等压力,会出现较多的刻板行为。不停摇头是动物的一种“刻板行为”,为病态表现。

      昨日上午,福建省惠安县,堂举办首个“养熊日”,全国各地百余名记者“活熊取胆”过程。参观后,举行专家、、企业座谈会。本报记者 赵亢 摄

      亚基会:不再与堂有“任何互动”

      堂此前曾明确邀请亚洲动物基金会负责人;昨日基金会参观堂熊场意外被拒

      堂一旦获批上市,将引发社会对自然生态问题的激烈,并可能对职能部门监管能力和公信力产生质疑,因此证监会及有关部门慎重考虑对堂的上市申请。

      昨日,它基金发布联署签名活动,呼吁终止活熊取胆。姚明、杨澜、孟京辉等体育、演艺、界的28位知名人士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无管引流”技术是人性化、可持续、健康的技术,堂黑熊健康状况良好,我们认同专家“熊胆不可替代”的观点。

      堂、合规运作,成长性非常好。我们对公司上市非常有信心,不会出让堂股份。

      堂的机构投资者鼎桥创投昨日发布声明,称“对于堂的投资充满信心,没有任何出让堂股份的计划”。

      本报讯 昨日早晨7时许,满载记者的大型客车启动前往熊场。而此前曾被堂邀请的亚洲动物基金会(以下简称AAF),却意外地被参观熊场。

      开始发邀请 到场被拒入

      AAF中国公关教育经理邬小红说,昨日凌晨2时,AAF对外事务部总监张小海、创始人谢罗便臣、兽医、病理学家等人赶到福建惠安,于6时30分提前到达指定集合地点。却被告知不得进入熊场。

      AAF对此表示“不解和失望”,由于堂在本月18日的中明确邀请AAF张小海,又在其参观补充说明中强调、NGO、专家等可混合。

      AAF在昨日的最新声明中称,我们看到公布邀请信后就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并通过电话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参与。“我们认为这样的考察机会非常难得”。

      “本次黑熊养殖的是公开的、透明的,不存在限定人群的问题。养殖也将全面的对外,也不存在所谓限定区域的问题。”张小海认为,堂昨日的做法与其上述声明不相符。

      “亚基会没履行公告程序”

      对此,堂负责人表示,亚基会工作人员突然造访,没有履行公司之前公告公布的程序。

      张小海称,程序本身已被他们自己,安排缺乏诚意。“堂的补充说明已经表达了可以不受、非。”

      亚洲动物基金会的此番声明意味着,该组织将不会再参与堂的日活动。

      “亚洲动物基金致力于活熊取胆这个行业,并不针对任何个别企业。我们认为不再有必要与堂有任何互动。也不评价这次缺乏诚意的日活动及任何环节的信息。”张小海说。

      堂

      接招

      活跃熊放外围是”

      带团参观完熊场后,昨日下午,堂高管总经理、董秘、副总经理、董事等亮相,首度公开回应记者提问。

      疑问1:声明NGO和可以混合参观后,还亚洲动物基金会参观熊场,他们哪些程序没履行?

      堂:亚基会工作人员是突然造访的,没有履行公司之前公告公布的程序。约定、报道、拿文件……这些很重要,涉及现场的秩序,如果不按照程序执行,运转会混乱。

      疑问2:网上有一份《紧急通知》,提到会将熊分类,活跃的放在线外围。今天记者看到熊的耳朵上有的有标记,有的没有标记,而且颜色还不同。

      堂:这是!熊场内所有的黑熊都有完整谱系,标志包括耳标等。但很多熊在一起玩耍,有时候会嬉戏打闹,难免发生熊爪拍耳朵,标记掉下来的情况。

      疑问3:取胆熊的发病率和健康状况如何?死后如何处理?

      堂:主要就是感冒,没有肿瘤、胆囊炎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黑熊死后企业处理,按照由林业部门统一处置。

      疑问4:熊胆粉在堂是否被?用于药物的占比多大?

      堂:公司获取的熊胆粉全部用于药物,没有生产过任何保健品。公司早期产品“熊胆茶”获取批号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属于含茶制品,不是保健品。从2011年开始就没有生产了。

      疑问5:今日参观的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是2009年搬过来的新熊场,堂老熊场是什么样子?用管引流熊胆吗?

      堂:2009年之前,堂熊场设在废旧的兵营里面,但那个时候已经是第二代取胆技术,用的也是无管引流。那个时候国家已经,正规熊场必须采用无管引流了。

      发招

      动物福利高于人类福利?

      昨日发布会的质疑声中,堂反向提出五大疑问,其中三点直指AAF。表示不再与堂有任何互动的AAF未予回应。

      反问1:患者的痛苦是否也值得关注?

      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等药材目前都无法完全替代天然熊胆的药理作用。以熊胆入药的中成药已有11种剂型、8种成药、100余个验方,需供用熊胆粉为原料的制药企业达183家。关注动物福利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将动物福利与人类福利对立或高于人类福利,我们表示充分怀疑。

      反问2:饲养与救助谁更能黑熊?

      野生黑熊种群数目不断缩小,黑熊已名列国家二级动物。用市场化方式为黑熊延续种族,保持种群数量和基因多样性是对黑熊最大的。国家鼓励企业人工养熊后,野生种群数量由约8000头提升到2002年的多头(截至2002年数据),黑熊存栏数量突破1万只,从8000到。

      反问3:养熊取胆=黑熊=堂?

      抵制养熊源于AAF在网络和上发布的若干以“养熊取胆”为主题,充满和的图片、视频。但问题是这些黑熊出自何处?众多照片中有哪张是拍摄于堂?

      反问4:AAF为何视而不见?

      我国现行法律对黑熊饲育企业资质、和技术的近乎严苛。正规黑熊饲育企业在取胆汁时,早摆脱了“铁背心”、“小铁笼”,转而采用活体无管引流胆汁技术。一个自称以救护黑熊为旨的公益组织,为何对行业发展视而不见?

      反问5:AAF能否做到公开透明?

      报道,AAF2010年财政收入768万美元。仅有的两三个行动项目却需要这么庞大的支出。其大部分资金用于何处,其官网并没有详细的财务报告。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夏 金煜

      堂各地直营店上百家

      成立于2000年12月,是福建钱山集团下属公司、典型家族企业,2006年进行股份制改制

      自2011年2月上市动向后,堂一直在神秘色彩当中。这家中药企业对于质疑从无回应,经营业绩和股权结构更是鲜为人知。

      昨日,堂董事鋆针对记者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熊胆粉利润率、投资回报等问题,均以“处于上市静默期”为由作答。

      不过根据2009年11月15日《泉州日报》刊登的上市公告,福建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股东为邱荣辉、邱海东、邱丽琼、蔡资团、陈琼芳、胡连荣、江苏澄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江苏鑫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养熊之起点众说纷纭

      堂是福建钱山集团下属企业,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创始人邱淑花任钱山集团总经理,目前经营动物养殖场、熊胆制品、藤制家具等业务。公司重要股东邱荣辉、邱海东分别为其丈夫和儿子。

      堂董事长秘书吴亚在提及钱山集团为何从事养熊业时,称其为“巧合”。

      “18年前,有一个员工患上癌症,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式,最后听老中医,去找熊胆服用,目前为止身体健康。正因为发现了此功效,所以公司萌发了养殖黑熊、引流胆汁、人类健康的想法。”吴亚说。

      是什么员工,以一场疾病决定了公司未来?吴亚以涉及隐私为由没有透露。

      而据此前的报道,邱淑花开始养熊是“为夫治病”。报道中称,邱淑花的丈夫“得了肝病,需要吃熊胆汁,而商贩告诉她养熊不仅能医治病人,还能赚钱。”

      另有报道称,邱淑花是1993年在瑞丽管理建筑业务时,偶然接触到云南一个养熊,她考察后懂得了熊胆的独特作用,于是倾尽积蓄,建立养熊。

      众说纷纭,钱山集团养熊之的起点扑朔迷离,但到2010年,其旗下首个上市公司却呼之欲出。

      声称要打造“百年品牌”

      福建堂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2004年7月,堂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具备熊胆粉系列产品生产资质后,进入快速发展通道。记者从公司销售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堂直营店已有上百家。

      2006年,堂进行股份制改制,同年5月改制成功,并计划于2010年、2011年间上市。2010年度,堂纳税额超过1000万元。

      根据福建省环保厅对于堂的环保核查公示资料,堂此番上市主要募投项目包括“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和“年存栏黑熊1200头,年繁殖黑熊200头”。

      成功上市后,上述募集资金将投入到记者昨日参观的“堂黑熊生态养殖的迁建项目”当中。这块是堂生物发展公司的生产,为堂药业提供重要原料。

      从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还属于在建阶段,已经有超过400头黑熊。而堂的目标是:总规划3000亩,第一期占地1200亩,计划养殖黑熊1200头。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堂称,上市后将对树立行业标准有所助益,并称要把堂打造成为“百年品牌”。本报记者 刘夏

      链接

      ● 2010年5月11日

      “福建省环保厅对于堂的环保核查公示”在网上公布,堂黑熊相关项目已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程序。

      ● 2011年2月14日

      亚洲动物基金会发表声明,“我们认为,一家以活熊取胆为主业的企业,不应获得上市批准”。

      ● 2012年2月1日

      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IPO审核流程,福建堂药业有限公司位列待审企业之一。

      ● 2012年2月14日

      NGO组织它基金联合72名社会知名人士,向证监会办递交信,对堂的上市申请不予批准。

      ● 2012年2月18日

      堂官网挂出公开邀请函,决定2月22日、24日两天养熊场。

      五问活熊取胆

      昨日,堂首次对外大规模养熊场,近百名记者现场参观。同时,各人士也在网络上进行围观,欲一辨,记者多方搜集采访整理出五大问题,以呈现活熊取胆的风口浪尖。

      熊胆制品

      熊胆川贝口服液、熊胆胶囊、熊胆粉、金熊胆酒、熊胆醇、熊胆眼膏、熊胆金眼水、熊胆养眼露、龙金通淋胶囊、熊胆三七酒、熊胆枸杞酒和金熊胆饮料等。

      1 熊胆是否能被替代

      (科普作家):上世纪70年代国际医学界做了一系列临床试验,发现口服熊等动物的胆汁提取物熊去氧胆酸对某些类型的胆结石有一定效果,溶解率约30%-60%。但熊去氧胆酸较贵,而且须终身口服,一旦停服就会复发,并不是理想疗法。早在1954年化学家就已能用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屠宰场废弃的猪胆、牛胆、羊胆都能用来做原料。国际上用的熊去氧胆酸药物多是合成的。只在中国、韩国和越南建了很多熊场,养了上万头黑熊进行“活熊取胆”,一部分用于做“明目清肝”中药,一部分用于提取熊去氧胆酸。前者没科学依据,后者可用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代替,所以这是不必要的。

      高益民(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不存在缺了熊胆就不能治疗的疾病,天然熊胆并不是必须使用的药材,临床研究已经。熊胆可以用于一些急性病,比如急性结膜炎,也可以用于慢性病,比如高血压。但不能说天然熊胆名贵稀缺,就说非有才行,这俩不是一个概念。人工麝香都能取代天然麝香,为什么熊胆不可以呢?熊胆的单位药制剂就只有熊胆粉和熊胆胶囊,其他药都是熊胆作为处方里的配方。通过临床试验,人工熊胆都可以取代天然熊胆。

      仁寿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熊胆汁苦寒,具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杀虫止血作用,可用于黄疸、痢疾、惊厥、目赤、痔疮等疾病。现代药理有镇静、解毒、利胆保肝等作用。从其功效和主治来看,熊胆汁很普通,所治疾病也很常见,完全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

      张楠aix:人工熊胆研究时间已长达30年之久,为何一直没批下来?研究表明人工熊胆的药用价值不低于活熊胆,不能因人类的健康就去动物,生命都是平等的!

      2 活熊取胆是否痛苦

      陈九霖(中国航油前总裁):在堂日座谈会上,有人说资源的目的是利用;有的问及提取胆汁的经济价值;有的关注怎样做到无痛取胆;有的讨论危机公关的必要性;有的关心堂能否上市以及投资人的利益。所有这些都是本末倒置,都没有,都不正正。最最重要的是,熊是生命,生命必遭天谴!

      Mr槐(易车网副总经理槐洋):真是个畸形的产业,为了什么?为了证明熊做活体取胆很舒服?不痛苦?熊胆的疗效查一查就知道不是一个必需品,充其量有点医用保健的疗效而已,请人类特别是中国人自省一下吧,有一天如果能证明吃活人能长寿,是不是我们也养一些人来吃呢?收手吧,别了。

      melpomene芷:不管取胆时熊痛不痛,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只熊是愿意被日夜取胆汁的。人类比熊和其他动物高出来的智商应该用于研制更多有效的野生动植物材料替代品,发展更先进的技术,而不是去研究取熊胆时如何做到无痛。

      3 取胆活熊是否健康

      莫妮卡(动物基金兽医):无论是的或不的胆汁引流方式,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一些病变中,其实没任何差别。所有取胆熊,无论是哪一种取胆方式,在我们临床比例上来看,非常高比例是死于肝癌的。所以我们会回答一些核心问题,无管引流是的吗?身为一个兽医,我的答案是不!这是一个非常不的方式!从一个兽医的角度来看,没一个方式可以地去取熊胆。我们一再强调,食用这些熊胆制品,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的。

      猪瑶瑶猪(编辑):活熊取胆对于熊是一辈子的,是。国外的动物其实分很多种法律,小动物保是伴侣动物不待;还有动物福利法,目的就是肉食养殖动物在被宰杀过程中,不受到不经历痛苦的过程。

      东方兔(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目前成熟的黑熊养殖产业医学造瘘,能让黑熊活动,正常繁殖,健康生活。从科学监测结论和时间来看,种群管理到位、营养合理,取胆熊各项生理指标和非取胆熊基本一致,这表明引流胆汁并未对黑熊健康状况产生多大影响。

      4 熊胆制品需求多大

      国家林业局网站:福建堂药业是为少数几家能提供金胆级熊胆粉的厂家。据统计,供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中药熊胆粉市场销售规模在每年7600公斤左右。2009年,按照熊胆粉系列产品市场终端售价计算,福建堂药业熊胆粉的市场份额为24.5%,排在首位。

      熊胆粉品质参考天然熊胆的品质等级标准,沿用金胆、铁胆和菜花胆来评定,金胆一般呈金,铁胆呈黑色,菜花胆呈黄绿色。天然熊胆与金胆的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基本一致。

      张小海(亚洲动物基金对外事务部总监):2006年公布的养熊场的数据是68家,这些养熊场总共有多少,并不为人所知,没有公开的资料。从2006年到今天,这个产业熊的数量是在增加的,我们认为应该超过1万头。

      讲到利润问题,我们了解的养熊场,一般普通的养熊场每公斤的胆汁市上的批发价是4000元左右,我们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堂的熊胆粉大约150块钱一克。但我不知道他们的成本是多少。它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产业,它没有公开的数据。

      5 上市产生影响如何

      陈远望(基金研究员):人的病需要管,不能证明该支持熊胆经营产业链。资本市场,也会为风险作出定价。

      古文智(广东股市台节目主持人):已是夕阳行业却还想着不断扩大规模的堂,无疑是犯众憎。根据IPO的,发行人如果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发行人将不能上市。上海凯宝,这家同样以提取熊胆为入药主要成分的公司已经成功上市,出于和食品安全隐忧,请发审委三思啦。

      岩言say:堂如上市成功,不仅关系到四百头熊,而是对整个活熊取胆产业的鼓舞,到时巨大的利润效益又会带来不少人对野生动物大开杀戒。

      拨了盖:如果堂上市了,可以改变熊的饲养,提高熊的待遇,这比那些直接戳熊取胆的小作坊要强多了吧?上市之后,堂资金充足,就可以收购那些取熊胆的小作坊,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和熊的待遇,上市可接受大家监督。难道你们要一个不上市不受监督的堂?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王卡拉 饶沛 吴鹏

      “活取熊胆”编年史

      这是部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取熊胆”曾代表着一种进步科技,如今成为文明前进的阻碍

      猎麝取香、杀犀取角、活熊取胆,是否天经地义?熊做食材几千年,取熊胆入药千余年,人们对此鲜有争论。近来一个活熊取胆企业堂谋求上市,引起了最大的民间反对潮。

      动物组织、人物、中医专家、法律工作者、都介入争论。一方试图在法律框架内讨论,但很快便失守。因为这一争论早已超越法律法规,上升至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的范畴。

      人类从茹毛饮血时代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行为曾是文明的重大进步,熊胆入药已经延续千年,曾被作为先进文明写进经典。

      而如今,语境变了,时空变了,重新审视人类的行为,取熊胆已成了一个与现代文明相悖的命题。

      唐代(公元659年) 熊胆进入药典

      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大致表现为: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利用者与被利用者。

      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人类征服作为猛兽的熊也是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进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春秋战国时代的孟子已把熊当做高级食材。

      其后的秦、汉、唐等各朝各代,熊都为天子和诸侯们所嗜食。在著名的满汉全席中,有“白扒熊掌”这道菜。熊已经成为饮食文化中不能不提起的,代表了文明发展和进步。

      历史上,为了杀熊食熊,曾断送过不少庖厨的性命。

      熊胆入药,并未见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中医四大典籍。

      直到公元659年,唐代《新修本草》才首次提及熊胆,主治身目发黄的黄疸。

      当时猎熊取胆并非易事,故被视为珍稀药物,伪造熊胆也屡见不鲜。早早就有了辨别的方法。宋代药物学家苏颂:“熊胆阴干用,然多伪者,但取一粟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散者。”

      明代李时珍也曾教人如何辨别熊胆。

      但在各种药典中,熊胆没有进入治疗攸关疾病的药方,而多用于治疗肝、眼疾病。在良药匮乏的古代,加上获取较难,熊胆价值不菲。

      1980年代 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

      在“活熊取胆”方法发明之前,都是杀熊取胆。黑熊被麻醉后,切开胆囊,插入铁管,抽取胆汁。

      直到1983年,朝鲜发明了“活熊取胆”技术,这种技术是用一根长10cm-20cm的金属管,穿过腹壁,直插胆囊,胆汁便被抽出,一天抽两次。

      该技术慢慢从朝鲜传至等地。榆树市青山乡,几乎每个村每一组,都有农户养殖熊。

      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等各种技术也发展起来。为防止伤口愈合,人们会不时创口,为黑熊拨开抽管,还给它们穿上10公斤的铁枷。

      活熊养殖场的出现,被认为客观上缓解了野生熊被猎杀。

      随后又出现了“自体组织造瘘引流技术”,这就是被中医药协会称为“熊甚至会很舒服”的无管引流。

      这种方法是,用肠衣在熊腹部开个肉管道直通胆囊进行引流。

      1996年,林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养熊场必须使用无管引流,对设施和技术不合格的养熊场限期改进,限期内部改进或改进不合格的,。

      但这种技术并未使黑熊减少痛苦。黑熊腹壁有个长期的性创口,极易感染,还会皮肤溃疡。没有准确插入胆囊的器具还会直刺腹腔,造成肝脏破裂。有报道说,几乎所有“取胆熊”,都会落下不停摇头的病。

      1990年代 学者呼吁动物福利

      学者唐锡阳很早知道动物福利的概念。1996年,他参加关于“活熊取胆”的会议。他在会上介绍国外如何动物福利。

      美国有的州买卖活的动物食品;在如要买活鱼回家,必须在塑料袋中装水,还要放一片提供氧气的药片。

      “动物福利”成形于19世纪的欧洲,它要求保障动物五方面的:不受饥渴的;生活舒适的;不受痛苦、和疾病的;没有恐惧感和忧伤感;表达天性的。

      但这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他们提出,如果要动物的福利,要救这些熊,那是不是也应该餐桌上的鸡鸭猪羊?

      唐锡阳说,人类和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确实不容回避,动物福利也只能在这个前提下,“毕竟不能要求人人食素”。

      动物福利要的是,不要让动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即便屠宰,也要屠宰,比如不让别的猪看到猪被杀,通过电击,让猪在几秒钟内死亡。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出台动物福利法。民:动物不是物,受到法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贺海仁认为,这种先进的法条,在中国很难做到。“动物立法迟迟不出,纠结于有些人认为现在搞什么动物太早。”

      贺海仁说,动物福利有别于动物,是指消费过程中减少动物的痛苦,所以动物立法很必要。

      21世纪 替代品“人工熊胆”获专利

      熊胆的主要疗效是,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中医药专家刘正才说,“我做中医已40多年,从来没用过熊胆。现在我们有50多种中草药及人工合成药品可以替代熊胆,效果一样。再没有这个必要让黑熊了。”

      沈阳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姜琦也持这种观点,并于1983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立项,研发“人工熊胆”。

      熊胆中的有效成分被认定为“牛磺熊去氧胆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可用于包括发炎和细菌感染等多种治疗上。

      2006年,“人工熊胆的配制处方和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为中国创新产品,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目前已至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等待国家的评审。

      不过,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认为,熊胆用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是临床不可缺少的,其综合功效尚无法用其他药物代替。

      专家认为,主要是商业利益和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才会食熊胆。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祖述宪说,实际上,从古至今,中医在开方子的时候是很少用到熊胆的。熊胆里的去氧胆酸钠可以化学合成,那为什么还要从活熊的胆汁里提取呢?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吴鹏

      没有“活熊取胆”,人类会损失什么?

      哪怕熊胆产品是人类的必须需求品,也必须遵循减少、替代和优化的原则来获取。更不必说,现在很多熊胆制品是用于保健品,属于应予克制的奢侈需求。

      昨日,堂面向记者其熊场,有记者称,看不出被取胆汁的活熊有痛苦。但是,亚洲动物基金指出,无论是哪一种取胆方式都非常不。数据显示,165头被使用无管引流术取胆的熊,99%患有胆囊炎,还有很多黑熊死于肝癌。

      显然,堂的一次“”,无法消弭对“活熊取胆”的质疑。人们关注“活熊取胆”是否对熊造成的背后,更值得追问的本题是,在人的、需求和动物的、需求之间,该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

      迄今,人类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动物。与其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不如说没有人的需求就没有对动物的。因此人必须控制自己的和需求,否则,欲壑难填,必然会招致对动物更多的利用。由此,就需要分清人的哪些需求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和奢侈的。

      人的必须需求包括食品、衣物和医药,因此,向动物予以一定的是必然的。比如,国际上普遍利用动物做实验,其中有的用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猕猴等)做实验,可能比“活熊取胆”还要。

      尽管用动物做一些实验,其目的是要研制肝炎和艾滋病疫苗等,这是人类所必须的需求。但这种做法也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理由是,不能为了人的而完全动物的。因此,欧美提出了使用实验动物的三项原则,即减少、替代和优化。例如,201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投入1300万美元,创建了一个计算机模拟的小白鼠,希望在以后少用小白鼠做实验,这也是小白鼠的。

      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活熊取胆”,其实不仅是难以活熊承受的可能的伤痛,更是表达着自身对文明的认可和。与熊胆类似的虎骨、犀牛角、麝香制品等行业,起初虽因能治疗很多疾病,曾被归为人类的必须需求,但近年也相继被明令,这既是出于濒危的需要,也是社会一步步文明的。

      人们应认识到,像“活熊取胆”这样以动物权益来谋求人类自身福利的行为,有文明化进程之嫌,理应处于自然萎缩、逐步淘汰的过程。据世界动物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利用熊胆的传统主要在亚洲,尤其是韩国和中国。但韩国去年已宣布,要在10年内退出这一行业,而且韩国是把熊养到10岁时取一次胆,活熊取胆是的。

      由此可见,哪怕熊胆产品是人类的必须需求品,也必须遵循减少、替代和优化的原则来获取。更不必说,现在很多熊胆制品是用于保健品,属于应予克制的奢侈需求。更何况,天然熊胆,也并不是完全无可取代。据药物研究专家表示,人工熊胆项目已完成批量生产前的全部工作,一旦通过国家审批,人工熊胆将能正式进入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堂却反其道而行之,谋求上市、希望扩大“活熊取胆”的产业模式,难免会引发的质疑。而这些质疑,绝对不是一个现场观摩就能化解的。

      作者:赵亢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