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加快瑶医药人才培养进度,以及编写瑶医药本科专业教材,广西中医药大学组织学校相关部门的专家、教授以及瑶医药教材的主要编写人员(共20人),在罗伟生、庞宇舟副校长的带领下,于2014年5月2026日到我市开展瑶医药调研工作。此举助推了我市壮瑶医药的发展。
一、调研方式
(一)召开座谈会。分别在河池市、南丹县、东兰县、都安县召开座谈会。在5月20日市级座谈会上,市卫生局韦东禄局长汇报了河池市瑶医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振兴计划。市领导高度重视本次调研工作,韦祖林副市长出席了座谈会。韦祖林指出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深入开展调研,按类别整理挖掘民间瑶医药,要发挥利用民族特色诊疗方法,把民间医药为产业。
(二)现场寻访瑶医。深入金城江、南丹、东兰、凤山、都安、大化等地村屯寻访具有典型瑶族特色的民间瑶医、瑶药。共寻访了12名民间名医:金城区民间医师龙秋萍(女,59岁,擅长治疗骨伤)、覃宇(男,50岁,擅长针灸);南丹县里湖乡白裤瑶民间瑶医韦老宝(男,85岁,擅长治疗骨伤)、黎庆保(男,50岁,擅长治疗骨伤);凤山县民间瑶医陈凤鸾(女,103岁,擅长治疗儿科疾病,瑶药长生茶)、王丰文(男,56岁,陈凤鸾儿子及继承人)、陈家吉(男,54岁,通晓民间瑶草药);东兰县三石镇黄鹏故居(黄鹏,男,已故,闻名国内外的壮医目诊创始人,原广西民族研究院副主任医师);大化县七百弄乡弄呈村蓝正录(男,85岁,密洛陀古歌作者之一,通晓瑶族教语言及民风民俗);都安县民间瑶医周耀辉(男,81岁,擅长灯火灸)、韦隆才(男,83岁,通晓民间瑶草药)、韦真理(男,42岁,擅长治疗骨伤)。
二、河池瑶医药现状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我市瑶医药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对瑶医药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瑶医药现状不容乐观,瑶医药基本上处于民间医药状态,历史文字记载甚少,以相传为主,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对瑶医药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扶持瑶医药发展的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在民间瑶医药挖掘整理工作方面,我市工作力度有限。二是基础薄弱,瑶医药人才匮乏,面临失传与后继无人的境地。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科研能力低,瑶医药诊疗特色不明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名瑶医大师和临床稀少。目前,就我们掌握的民间瑶医药人员,为数不多,且年龄偏大,如凤山县民间瑶医陈凤鸾,现年已经103岁,目前传人仅为她的儿子。三是瑶医药的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医疗制度、导向及价值观,给民族医药的与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医疗执业制度的规范化,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层出不穷,民间中医民族医从业人员的“依法行医和有无行医资格”问题就尤为突出。四是瑶医药产业滞后。瑶医药产业滞后,发展欠规模,竞争力不强,研发投资能力较低。
通过这次调研,让我们也看到了民间医药发展和传承的希望!群众还是信任和利用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民族医药在民间通过口授心传的方式得以流传,传承者们也认识到中医药民族医药基础理论的不足,他们也在积极地通过自学、、考试及院校教育的方式不断的提高理论水平,结合传承的知识,成为了掌握一技之长民间名医,为一方群众提供着“简、便、验、廉”的服务。
三、对策与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各级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壮、瑶医药工作,加大《广西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实施力度,医并重的卫生发展方针,将中医药事业和民族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抓住机遇,发挥特色优势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的跨越性发展。
(二)利用资源优势,做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组织县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医务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有效地普及中药民族药独特诊疗技术和方法。
(三)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加快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项目的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设备配置等工作。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强化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特色护理、预防保健、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和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壮瑶医药防治工作。将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内容纳入综合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体系。
(四)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快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培养和使用,开展一技之长中医壮瑶医人员在市(县)域内行医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民间民医专长。
(黎春萌韦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