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月8日消息(记者陈瑜艳 袁奇翔 王晓玲)据中央人民华夏之声《新闻空间》报道:系列报道《潮头观潮》第八篇:扎实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远远近近城市梦。
山清水秀,景色怡人——这里是莫干山脚下的德清县筏头乡瑶坞村。村民朱根庆和老伴,住在一栋2层的小楼里,前有山有水,庭院中不时有鸟儿飞来停落。
这两天,朱根庆和城里人一样,领到了《房产证》。这意味着朱根庆的这栋小楼,不仅可以转让,还可以到银行抵押贷款。
朱根庆:这个银行贷款,都不用人了。儿子在武康,我儿子想去做生意,那就可以拿着这个去贷款了,就是这个房产证拿着就可以去贷款了,十万块钱可以贷,跟城里人一样了。
瑶坞村255户人家,有146户领到了房产证,到今年年底,全村80%以上都能领到房产证。
近些年,浙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嘉兴市、德清县等试点地区,率先实行户籍制度,当地农民的身份,已经转变为城市居民。全省各地也陆续推进城乡一体化。
平阳县刚刚完成户籍制度,全县取消了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平阳县副局长李柏青:户口性质统一以后,我们对户改以前城镇和非农的这些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我们县里承担的社会比例,尽量往均等化的方向去发展,慢慢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城乡保障统一起来。
目前,浙江已经完成户籍制度的地区,农民在医疗、就业、养老、入学等方面,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
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73岁的陈金花,去年底摔断了腿,到省人民医院住院一个多月,花去医药费12万多元。由于德清实行了城乡综合体制,陈金花跟其他村民一样,购买了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医药费报销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陈金花因此报销了10万多元医药费。
陈金花:本来没有报销,又没钱,看病都不看,就在那里熬,现在有病了马上去看,回来可以报销,现在有钱了,有报销了,给我去看好了。
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村委委员缪飞荣说,尽管自己缴纳的费用比之前要高出不少,但村民们都愿意交这笔钱,毕竟养老、医疗方面享受的待遇大大提高了:
缪飞荣:12年的时候,买了一个职工医保,失地农民参加职工养老、职工医疗,都有补助的,七十岁以的是百分之五十的钱就可以了,报销的比例是比较多的,跟职工一模一样。
浙江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让大批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在城镇,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家住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的孙玉华,有空就跟一批邻居大妈,在镇上的体育馆排练舞蹈。她们统一穿着红色短袖,脚蹬白色球鞋,动作灵动,笑容满面。孙大妈说,她家搬进镇里后,生活变化很大:
孙大妈:比农村好很多很多。小孩子上学都方便,以前到姚庄要3里,现在出门口就是姚庄镇上了。我们天天吃好晚饭出去,跟50岁以上的人一起跳广场舞,要去嘉善参加比赛。
去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4%,高出全国平均十多个百分点走在全国前列。如今,一些新农村规划整治后,是一派现代化的景象,居民小区、健身场所,文化礼堂,各类配套设施齐全。
著名评论员杨禹点评:浙江的新型城镇化的努力,我想表现为现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领先全国十多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努力的具体方向比较明确,除了基本公共服务,还有两点,就是你可以看出来浙江的这个新型城镇化,始终是在紧紧围绕人来做文章的。我想这是最贴近,最贴近人的生活,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城镇化。第二个努力的方向的在浙江也体现的很明显,就是不见得都把大家都吸引到大城市,而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均衡发展,甚至很多农民,他不见得非要跑到城市里面去,在自己的口就可以就地实现城镇化享受到多种形式的城市文明。我想在这几点上,浙江的城镇化探索,都是他给我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