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医药
  • 瑶医药南宁中医药民族医药阔步前行
  •   今年的期间,工作报告提出了“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对中医药以及民族医药事业所取得成绩的明朗态度不言而喻。打造健康中国,离不开中医医疗水平的提高。

      南宁市卫计委中医药管理科科长曾伟表示,“今天的南宁中医民族医事业着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模:从量变发展到质变

      “前,看中医就到水塔脚中医院,那里有位姓黄的老中医医术很准的,每次去都要早早地排队……”今年76岁的“老南宁”吴阿婆回忆道。她口中的“水塔脚中医院”坐落在新华街28号,很小很简陋,是现在的南宁市中医医院新华分院的前身,也是当时南宁唯一一家自己的中医医院。

      2011年,市在机构中恢复设置中医药管理科;2012年,市成立了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领导小组,逐步健全了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机构;2012年,市委、市出台了《南宁市人民关于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和《南宁市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八大重点工程实施方案》3个重要文件,明确了宏观的发展思,落实了具体的发展措施。

      随着管理机构和扶持政策的逐步完善,南宁市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告别了过去规模小、数量少、人员少、力量薄的年代,也告别了首府无甲等中医医院的历史。至今已拥有一家甲等、7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近3年来,累计在全市123个乡镇卫生院和3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中医民族医科,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覆盖率由原来的35%左右提升到现在的95%以上。在1200多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中医诊疗服务包。

      每每谈及此,曾伟都会无比骄傲,他告诉记者,南宁市已拥有3个国家级、12个自治区级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和25个自治区级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重点项目,2014年又新增建设9个自治区级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其中,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和市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建设专科,武鸣县“壮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培育专科。“可以说,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持续加强,呈现出了大发展、阔步进的势头。”

      服务:体系和能力迈上新台阶

      几代中医人,30年风雨兼程。近几年,中医药人才培养稳步推进,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队伍人数迅速增加到1200多人。中医药名医层出不穷:全国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嫡传韦立富主任医师、南宁市名老中医黄道存长子及传人黄干诚副主任医师……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

      在南宁市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拿科,前来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李大姐告诉记者,她家住在附近,日益加剧的工作压力让她时不时偏头痛和失眠,医生运用针推综合疗法给她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每次花费不到20元,真是既方便又实惠。

      目前,南宁市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已大幅提升,构建了以中医民族医医院为主体,社区、农村卫生机构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壮医药服务体系。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民族医科,9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0%的公立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壮医药服务。3000多名乡村医务人员、100%的乡镇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分别掌握和运用4种和10种以上中医药壮医药诊疗技术为老百姓服务。

      “尽管当前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步入了快速上升期,但还面临着不少发展问题。”曾伟说,比如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总体落后、医保“三基目录”中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壮医项目壮药品种占比太少、中医药壮瑶医药产业自身不完善等,但他,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简、便、验、廉”的特色优质,将会一如既往地为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