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壮瑶医药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多位壮瑶医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推进壮瑶医药发展进行研讨。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广西在推动中医药惠民、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建设及中医药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
近日,壮瑶医药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多位壮瑶医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推进壮瑶医药发展进行研讨。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广西在推动中医药惠民、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建设及中医药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突破理论及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产业化进程缓慢等三题。壮瑶医药特色突出 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效果初显
广西作为中草药资源大省(区),中草药达4634种,占全国已知药用资源的1/3,居全国第二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庞军介绍,壮乡百姓有使用中医药民族医药的传统习惯,而且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是缓解农村地区各民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
统计数据显示,广西目前85%的社区服务中心、60%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中医壮瑶医科,城乡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提高,老百姓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愿望。
在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建设方面,广西传承创新,人才初步形成。庞军介绍,近年来广西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名医名家及扎根基层的技术,初步构建了涵盖区、市、县、乡、村五级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网络。
广西壮医医院党委钟鸣介绍,广西壮医医院自2008年起作为壮医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已经成功确保考试成功进行5年。2011年,壮医职业医师资格被纳入全国医学职业医师范畴。
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还注重与世界的交流合作。目前,广西与、等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协议等70多项,为美国、英国、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培养了中医药留学生1500多名。
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建设三大瓶颈不容忽视
虽然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城乡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可及性、可得性”提高,但是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三大瓶颈。
广西中医药,尤其是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理论仍需完善。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黄汉儒指出,经过20多年的全面系统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古老的壮、瑶医药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临床体系。然而,目前广西的壮瑶医药理论与藏、蒙、维吾尔、傣医药学相比,仍不是很突出。
“比如瑶族是一个山居的、分散居住的民族,瑶医药理论必然也要适应这种、地理的内涵和特点。”黄汉儒说,这就决定了广西的民族医药不能照搬中医理论或者其他民族医药理论到自身的体系中。
在服务体系建设中,一方面人才结构仍需优化,另一方面壮瑶医药新药的研究、推广问题也较为突出。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庞宇舟认为,广西中医药大学作为我国西部省区第二所中医药大学,存在着壮瑶医本科招生规模偏小、博士人才培养至今仍为空白的问题。同时由于壮瑶医高等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实施的需求。
黄汉儒也表示,目前壮瑶新药的开发研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这也是制约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强区建设的因素之一。
此外,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化进程缓慢。有关专家指出,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规划管理、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强势医药制造龙头企业的带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业产值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