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高清:太平洋上的神秘流浪民族——巴瑶族瑶族分支
  •   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太平洋海域,生活着一群海上的吉普赛人,他们是神秘的巴瑶族。数百年来,他们在这一带的海域上游牧捕鱼为生。也叫巴夭族。船就是他们的家,海洋就是他们的“陆地”,他们的一生都穿梭在这片海域上,很少上陆地。这片海域是东南亚广大的珊瑚三角区,跨越东南亚6个国家,分布着全球约76%的珊瑚和岩礁鱼类,还包括蓝鲸、儒艮、侏儒海马等诸多海洋珍稀动物。

      如今,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和游客乘坐现代化的交通来到这片巴瑶族人生活的热带海域,游览的同时还能亲眼目睹巴瑶族人原始的生活方式。忙碌于工作的现代人们,逃离了都市中的堵车,逃开现代化海量信息的包围,来到这片碧海蓝天椰树成林的东南亚海岛中,忽然面对一群不穿鞋、不用电话、饿了就下海捕鱼的巴瑶族人,心中产生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感觉似乎回到了某种原始的社会,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和内心的震撼会给游客一时反应不过来这是真的。今天巴瑶族人生活方式和几百年并无太多改变,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船上做家务,孩子们在海上游泳、潜水,几百年来都是这样悠然的生活。

      我们的船载着几名潜水员从马拉西亚沙巴州东部的仙本那港口坐船出发,向东的西里伯斯海行进,经过一些小岛附近时你偶尔会发现一些柳叶形状的小船,船上的男人用浆滑动着小船在海上漂动,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就是巴瑶族人,他们没有国籍,长年漂流在海上生活,这些年在这一带,过些年或许会漂流到菲律宾或者印尼的海岛附近。不久,我们船在一个小岛靠岸了,岸边的几只小船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与其说是船,不如说是家。这种水通工具叫莱帕-莱帕,许多巴瑶人就常年居住在手工船上。船上都搭着棚子,棚子上支出来的杆子上还晒着衣服,走过去仔细一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放着柴火、锅、奶瓶等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养鸽子的。傍边的一条船里一位巴瑶族妇女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孩子咯咯的笑着,似乎非常享受小船在海面起伏的感觉。这时一个稍大的小女孩手中拿着两个干海参放到了船头大人的面前,显然,海参是巴瑶人的食物之一。现在很多巴瑶族人住在高高架起在水中的木屋里,据说巴瑶族人是潜泳的高手,能潜到30米甚至更深的海域捕深海鱼,寻找珍珠以及海参。海参不仅是巴瑶族的美食,也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巴瑶族向兜售的珍品。潜水时,他们都会佩戴镶着玻璃镜片手工雕刻的木质护目镜,手持利用船上废旧材料改制的渔叉。以前用传统渔具捕鱼的巴瑶人,为了提高捕捉鱼虾的数量和成功率,后来开始尝试自制土火药,在海里用以捕鱼。另外,他们还学来了用氰化物延长鱼类存活时间的方法,用以满足中国和的海鲜餐厅对活鱼不断加大的需求量。

      由于潜水是每日必须的活动,巴瑶人在幼年时就会故意自己的耳鼓膜,来减少潜水时水压带来的痛苦。但晚年的巴瑶族人听力也因此变得不好。

      距离船不远的小岛上,一群巴瑶人正围聚在一起坐在地上,椰树下站着一位头上带花的巴瑶族姑娘 她正在整理白色的渔网,背后是宝石般碧蓝的汪洋大海,她的长裙被海风吹过随风摇摆着,眼前的景象是那样安静、不加丝毫修饰,美得令人感觉身在中一般。不远处一位巴瑶族男人手捧一只公鸡蹲在地上,似乎在用眼神在和公鸡交流着什么。突然传来一阵哭,转头看去,一个坐在地上的小女孩双手挠头哭了起来,看样子非常痛苦,身边另一个女孩上前把这个哭泣中的女孩搂在身前,用手中的木板在她的头不时的对准什么用力按着。我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在按女孩头上的虱子,随着小女孩哭声的停止我的内心也再次平静了,感叹于巴瑶族人在大自然中的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尽管他们在海上生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勇气和智慧或许还有流淌在血液中的那种和大海的情感让他们几百年来一直保持了他们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个地球上多了一道美丽风景,在全球一体化、强势文化席卷每个角落的今天,现代人似乎永不停歇的在努力追求着所谓的文明和先进,但巴瑶族人几百年来依旧保持着他们一贯的和他们的文化,自信乐观的在这片天堂般的海域游牧捕鱼,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说这片美丽的热带海岛风光是一块宝石,那么巴瑶族人像一个宝石雕刻工匠,巴瑶族人的存在让这块宝石有了图案、有了内容、有了历史,让宝石有了更生动的存在形式。如果你有幸来到这里可以听一听孩子们荡着树丛里自制秋千时唱出的古老歌谣,走进他们在岸边自建的小木屋看看他们内部简陋,然后再反思一下自己,你就会发现和他们相比你简直就像国王一般奢侈,但奢侈的现代都市人似乎很难找到向他们一样那种单纯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种单纯似乎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听说越来越多的巴瑶族人正在放弃传统游牧生活,在乡村定居,不过,他们的生活依然和大海密不可分,发达的海上贸易和自给性渔业依旧是他们的传统。

      关于巴瑶族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找到了如下几种说法:具体的起源仍不明确,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肤色较深等。他们通常用自己或是部落的名称来作为名称。巴瑶族使用的起源很可能与自菲律宾有关,因为巴夭萨玛语属于菲律宾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分支。不过,也有显示他们300年前从廖内群岛迁移而来。

      根据沙巴萨玛传说讲述,巴瑶族起源于柔佛州苏丹的皇家卫队,马来马六甲帝国被风暴后,他们改在秋天沿东海岸的婆罗洲定居。

      另一个版本为,他们护送苏丹的新娘,上被文莱苏丹将新娘,因任务没有完成,就一直漂流在海边生活。

      第三个版本是,相传很久以前,马来西亚柔佛州的公主,在一次中被冲走。她的父亲沉浸在丧女的悲痛之中,便派遣部下出海寻找,并他们找到公主后才能返回。后来,这些寻找公主的人,因无法找到公主只能留在海边,这些人就成了巴瑶族的祖先。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巴瑶人已渐渐适应了海洋,于海洋融为了一体。

      据说由于巴瑶族的活动于国家之间的边境地带,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海上的巴瑶族人会和那些有着确定边界的国家发生冲突。一些周边国家强制他们上岸定居,让巴瑶族人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盖吊脚楼,或者让他们直接上岸,生活在村庄里。生活在“lepa-lepa”传统小船上的巴瑶族人越来越少。

      如果你喜欢热带海岛风光、喜欢潜水可以来到这片海域,顺便还可以走进神秘的巴瑶族人

      旅途轶事 —— 拍了一张价值?5000的照片!

      或许你不信用手机随意拍的一张照片价值5000元,来听听我旅途上的小故事吧。飞机从马来西亚的Kota Kinabalu市起飞后在终点tawau降落了,这是在一个建设在热带雨林中的小机场,大约位于北纬5度(三亚北纬18度),出了机场准备乘坐在机场外等活的一些小客车赶往近一百公里外的一个濒临太平洋的小镇仙本那,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传出发的港口所在的小镇,那里距离世界潜水胜地第五名的sipadan岛就不远了。因为提前在网上做了功课,知道客车价格,我就和其中一位在机场出口拉客的人简单聊了几句就跟着他往他停车方向走去。走到到了他车前,可能是潜意识里处于一种对陌生的一丝不安,我拿出手机对着车头和牌照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后遍上了车(和汤唯在电影爱上西雅图里出了机场上了男主角的车后表现差不多,只是我没有马上发微博)。一会儿,车上又上来一位女乘客,司机可能觉得不会再有客人了,发动了车。一上两边基本是茂密的各种热带植物和一些房屋,那场景让有点像电影阿甘正传里的热带丛林。上我不时拿手机随便咔嚓两下,道起起伏伏思维也慢慢弥散了,甚至开始胡思乱想:万一车往哪拐个弯儿,被了,这荒郊野外该如何是好。还好刚才拍了一张汽车的照片,有紧急情况可以模仿电影情节中的汤唯发个微博,告知好友自己的和乘坐车辆。和后排乘客聊天过程中得知,她也是去潜水的,而且是第二次来,对潜水胜地仙本那有一定了解。她给我介绍了一些实用信息和不错的潜水店。大约两个小时后,车抵达了仙本那小镇上的一家潜水店,我们告别了司机,开始在潜水店咨询工作人员价格,忽然,那位同车的女生的说:糟啦!我的手机找不到啦!我们说:你好好找找,再回忆下放哪了,上一次什么时候用的。 她说刚才车上好像还用过。这大好的心情一下遇上这样添堵的事儿!一部iphone4也将近5000?!几个人都一愁莫展,这样的车在当地很多辆,想想刚才的司机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店员也说不认识他。几个人一筹莫展!这时我猛然回忆起我给车头拍了照片,刚忙拿出手机!找到那张随意的无心之作。店员从照片里认出了车门上度假酒店的标志,马上给那部车所在的就算我打了电话,那边说会帮助联系的。我看了看失主迷茫的表情,:emoji:呵呵,真是无语了我也,虽然有了一丝斯希望但还是在迷茫的等待中。过了大概20分钟有人推开店门,一看,居然是刚才那位司机大哥啊!他呲着牙笑着把iphone4递了上来!当时的心情真是悲喜两重天!心中很有成就感!无心拍的一张照片居然让另一部手机失而复得! 这次旅行因此又多了一点美妙的回忆。最后也得出一个实用的结论,旅途中个人及财产安全还要我们在出行时多加留意,一些小的技巧有时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