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探访药姑山 寻觅千年神秘瑶族文化?
  •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药姑山,本名龙窖山,属幕阜山余脉,横跨我省通城、崇阳、赤壁及湖南临湘四县,群峰耸拔,连绵200平方公里。明清时期,我省部分因当地李氏三姐妹采药救人传说而改名药姑山,湖南部分至今仍称龙窖山。近年,人们在鄂湘交界的药姑山发现大量瑶家石屋、石台、石井、石墓葬以及祭祀台、古栈道、盘王大庙等历史文化遗存,结合瑶族歌谣、典籍描述,专家认定,这座“雾蒙蒙的山”,便是瑶胞梦里的千家峒。

      湖北药姑山探访

      1月8日,随记者一起踏访药姑山的,还有通城县红十字会秘书长冯金陵。他业余研究药姑山瑶民生活旧址已有8年,两个月前刚刚当选中国药姑山(龙窖山)瑶学学会秘书长。谈起药姑山历史文化遗存,他如数家珍。

      《盘王大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唱道:“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青山四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处世乐无忧。”冯金陵说,这几句唱词充分证明药姑山是瑶族重要发祥地。其中的龙头山,就是龙窖山,因“头”的瑶音与“窖”的汉音相近而致记录笔误。

      他进一步引述宋人范致明所撰《岳阳风土记》记载:“龙窖山在县(临湘)东南,接鄂州崇阳县(当时通城隶属崇阳)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这里提到的雷家洞和石门洞,正是现在大坪乡水口村丫吉山一带。

      石门洞,传说就是进入千家峒的洞口。

      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这里,果然山险峻,远看大山截断了前,渐近才见有隧洞穿山。洞中顽石裸露,宽约5米、长500米,穿过隧洞,眼前豁然开朗,别是一片与世的广阔天地。这里山势渐缓,冲地开阔,虽正值寒冬,仍是满眼青翠,流水潺潺。遥想当年,之苦的瑶民得此理想家园,是何等惬意!他们的后人之所以世世代代苦苦寻梦,也就不难理解了。“现在看到的洞,是后来在原洞基础上加宽加高的。”大坪乡干部李玉书说:“旁边这座山是我家的,我从小在这里生活。”他介绍,这洞以前只能容一人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974年,为方便山民生活,当时的通城县北港抽调百余精干劳力,历时两年才凿成现在这个样子。

      在大坪乡内冲村,我们走进81岁老人胡仁保家中,围坐在瑶式火塘边,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是这里唯一会唱瑶歌的人。老太公(曾祖父)传下来一百多首,我每首都记得。”说着,老人唱起了《千家峒歌》:“千家峒口雾纷纷,十二姓瑶人落峒中……”

      走出胡仁保老人的百年老屋,忽见飞檐下还留有狗头砖雕。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只有瑶族将犬作为图腾。老人说,早年很多房子都有狗头雕像,时都砸了,他家这个用泥巴糊起来才幸免。

      关于瑶族南迁的原因,冯金陵的考证结果则与千家峒传说大不相同。古瑶民自耕自织,从无税赋徭役。明朝洪武24年(1391年)制定的“天下郡县赋役黄册成”记载,瑶民精制茶叶被列为贡品,“岁贡芽茶16斤”,此外还要纳粮。重负引发瑶民不满,明廷则“重罚”强化,繁征苛敛造成。不断换来的是官军,抵抗不过的瑶民南迁。

      清代康熙年间的《通城县志》则记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时间大体吻合。

      学者考证认为,瑶民从晋代末开始大规模进入药姑山,南迁时间为明朝初年,其间,千家峒存续了约900年。

      瑶族传说千家峒

      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后在不断的战乱中,过着“吃过一山又他徙”的生活,被称为“东方吉普赛人”。现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等地。

      传说远古的时候,一支瑶人跋山涉水来到了洞庭湖畔的一座大山前,只见山头上,云蒸雾绕,翠岭葱茏;山谷间,鸟啼空鸣,走兽飞突;山脊上,溪瀑倒悬,如练飘舞……瑶民们决定在这里建立新家园,这便是“千家峒”。

      千家峒只有一个洞口可以进出,洞又窄又长,只能通过一人,极其隐秘。自此,他们远离了战乱纷扰,没有外族,没有管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了邻里和睦、相敬如宾、丰衣足食的逍遥生活。

      瑶民世代传唱的《盘王大歌》这样回忆千家峒里的时光:“日头出早照青山,千家峒口雾纷纷。云雾飞散日当照,牯牛犁田早出门”;“人去担禾屋背晒,日落石岭禾回厅”;“日落白石岭背庄,姊妹齐齐过莲塘。莲塘水面白净朵,手捧莲子四行香。”

      若干年后,有人偶然走过这个山洞,发现洞的另一边竟是开阔世界:鸟语花香、石屋满山,瑶民们在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听说了,立即派出官差到千家峒征粮。热情的瑶民视官差为贵客,家家盛情款待,官差乐不思归。

      见派出的人日久不归,以为瑶民杀官抗租,便举兵血洗瑶寨。的瑶民奋起,终因寡不敌众,只好翻山逃离。临分手时,瑶族首领将一只牛角锯成十二截,交给十二姓瑶人。“牛角锯成十二节,每姓一节各自飞。香炉牛角合得拢,来日子孙又寻回。”他们相约,500年后,在洞口拼拢牛角,十二姓瑶人一起吹响号角,重回千家峒团聚。

      然而,在不断的迁徙中,瑶族忘记了千家峒的地理,找不到回家的了。

      千家峒到底在何处,成为了瑶学专家和广大瑶胞苦苦求解的谜团。

      千家峒定位药姑山

      “走啊,找啊,又一天;盼啊,梦哟,又一年。”

      思念的歌一直传唱,重回的梦仍在延续,寻找的却异常艰辛。

      多少年来,瑶族人民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千家峒活动。

      据文献记载:1931年,广东连山、连南等地的瑶民曾前往广西、湖南等地寻找千家峒;1933年,湖南省江华县瑶民赵明绿等人发起组织15人的“先遣队”,变卖家产,带着行李、粮食住进一处认为是千家峒的地方生活了一年,但所种下的作物毫无收成,最后不得不离开;1940年,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瑶民掀起了一次百余人寻找千家峒的行动;1941年,广西大瑶山周边数县瑶民不堪,发动了“杀回千家峒”的武装迁徙,遭到军队的。

      1987年,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平寨村传出惊人消息:瑶族邓益光家中珍藏有一节祖传牛角!一时引起人们极大兴趣。邓益光说,这节牛角是十二姓瑶民从“千家峒”分离出走时邓姓分得的一节,至今已传了三十多代。这节水牛角高(长)3.1厘米;下底外直径最宽处为5.3厘米,重47.5克。一般一只成年水牛角长度为40厘米左右,恰好是一只成年水牛角的十二分之一。后文物考古专家从其炭化程度判断,这节牛角确有几百年历史,极可能是千家峒十二节牛角中的一节。

      这一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了千峒传说的真实性,更激起人们寻找千家峒的热情。

      2000年4月,几位瑶裔学者攀上药姑山,在湖南一侧(即龙窖山)找到了瑶族先民留下的生活痕迹:用条石砌就的梯田;在山脊蜿蜒伸展的寨墙墙基;一排排石屋、山寨、石墓的遗址上散落有石门、石缸、石磨和陶罐等生活用品。

      后有人越过省界,来到药姑山主峰南麓,在我省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大风磅一带,发现瑶胞们在这里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石文化遗迹:石古井、石神台、石屋、石梯田、石寨、石洞、石墓、石坝、石柱、石渠、石桥……集中展示了瑶族早期的石文明。

      位于箭杆山老屋组对门的半山峰上,在一千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三十二个砌得相当整齐的祭祀台,规格形状各不相同,全部是用石块垒砌,四周还有石砌围墙。

      在药姑山下的北港镇南港村,通城县文化博物馆曾收集到一批窖藏出土的银佩饰,有脚箍、银牙件、首银佩饰等100多种富有瑶族特色的佩饰文物。

      2000年12月22日,湖南省政协原副邓有志、云南省政协原副赵延光等瑶学专家,来到药姑山实地考察瑶族祖源遗址。

      2001年4月9日,广西自治区副、国家《瑶族通史》编委会主任奉恒高领队来到药姑山,确认了湖南省临湘市的龙源乡部分村寨、湖北省通城县的大坪乡大风磅属于瑶寨古址,同为千家峒的组成部分。

      同年9月24日至27日,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召开瑶族研究专题会议,组织与会40多位学者到药姑山实地考察。10月,该学会发表《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说:“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深入调查,科学论证,认定龙窖山(药姑山)无论是从有关史籍记载内容,还是从地理、地形特征、地名与遗俗,以及大量的瑶族先民的遗址等方面来看,都与瑶族文献《千家峒歌》和民间传说千家峒相吻合”,确认为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

      (转自:本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