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两个月,行程两万公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旅游经历,而是一个科考采样的过程,这个的过程取得的是两千多份唾液样本。做这件事情的人只是一个85后,他就是复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王传超,一个1987年出生的大学生。
王传超的博士研究方向是人类学。人类学主要通过研究人类的线粒体DNA、Y染色体等遗传信息来解决与人类历史、社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人类起源、人群关系、发展历史、群体结构以及迁徙方式等。这一次,他利用暑假完成的就是回族的DNA样本采集工作。因为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是居住得最分散的民族,也是人口数量仅次于壮族的民族。同时,回族又是混合人群(由不同人群基因交流而产生的人群),是遗传学的基因定位研究的重要样本。为了使调查取样更加顺利,他出发前就在微博上做起了宣传:“重磅来袭!调查回族民族遗传结构,理清回族族群中亚、西亚起源历程,分析回族人群特有的生理、基因组标记等,几滴唾液即可追溯祖先,免费哦,机不可失!”
对于自己所进行的研究,王传超这样通俗的解释:“每个人的细胞内,都有一套遗传密码,不只控制着每个人的生命活动,还记录着祖先经历的历史。特别是父系相传的Y染色体,其DNA中,可以分析出中国各个家族的来龙去脉。不论是文化、、饮食习惯等,都不会改变Y染色体DNA。”多年来,王传超与同伴,运用Y染色体DNA,对我国的羌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遗传结构调查研究。其中,最出名的是去年通过研究提出的曹操的DNA类型等论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于这种研究的意义,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知道多少?不知道,就可以通过人类学,用理科的方决。”在王传超看来,大量的历史问题,都可以通过人类学或证伪。炎黄二帝的传说是否有历史依据?曹操是从乞丐手里抱养来的或者夏侯家过继来的吗?对于好奇心强烈的人来说,人类学研究是一个巨大的。按照“没有外来血统的打乱,家族的Y染色体一直不变”这一原理,王传超走访曹氏家族,通过大量的取样得出了曹操的Y染色体类型。
科研圈子里的人有时也会质疑王传超研究的意义,一位做细胞信号通的老教授问他:“你做的这些研究无非是测测DNA,整理数据,编编故事,今天做完曹操讲一个故事,明天做完孔子再编个故事,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作用?方上有什么突破?”这让王传超一时语塞。大家在焦急地做应用科学,觉得科学研究要解决实际问题,最好还能带来经济效益。这位教授的话无疑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王传超后来在博客中写道:“我们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有探索和发现,或者说有更强的好奇心,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类终于可以为自己的过去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看法,有一种近于本源的认知,使飘浮在空中的不可知的东西有了相对直观的,这就是人类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