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瑶族文化瑶族人家昔日刀耕火种打猎 文化在舞蹈中传承
  •   发布时间:2014-07-30 10:41:30来源:贵阳网—贵阳晚报

      摘要:在荔波,瑶族只有594户人家,人口约四五千人,算不上当地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但瑶族独特的文化,让瑶山乡等瑶胞聚居地,成为知名的旅游胜地。

          瑶族人家昔日刀耕火种打猎为生,如今走出深山迎来新生活——瑶族人家 变迁中的狩猎情怀

      瑶族青年展示打猎场景。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在荔波,瑶族只有594户人家,人口约四五千人,算不上当地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但瑶族独特的文化,让瑶山乡等瑶胞聚居地,成为知名的旅游胜地。

          深山里的猛兽、玉米地中的熊迹……这些传说中的情景,都曾在瑶山发生过。直到上个世纪,狩猎都是瑶族人主要的谋生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的瑶胞不再以狩猎为生,但他们通过舞蹈等形式,将狩猎文化传承下去。

      瑶族人的狩猎工具鸟套。

          1、关于猎黑熊的记忆

          4岁的何应土,是瑶山德高望重的“瑶王”,他良好的品行得到村里人的认可,与他年轻时是村里医师,救过不少村民性命密切相关。

          何应土说,根据祖辈流传的说法,瑶族人被外族到土地贫瘠的深山中,为了只能选择狩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何应土见过不少因为被猛兽所伤、来向他求医的村民。求医的人多为当地男子,多是在狩猎时被老虎、黑熊等猛兽所伤,手臂、背上,一道道深深的伤口曾让何应土对深山充满。

          摸清猛兽的习性,是瑶胞必不可少的功课。冬季,黑熊冬眠后藏在山中不易寻找;春夏季节,黑熊开始出没。春夏的每天早上,村民们一旦发现地上熊的足迹便进行追踪。那时,五六个村民一同上山,一人负责引出黑熊、一人负责设下陷阱,其余人躲在丛林中,一见黑熊出现,就拿出利器向它投去。每逢狩猎成功,大家会把熊肉分给村里的家家户户,狩猎者也成为村中的英雄。

          2、狩猎工具大有讲究

          然而并不是每一次的狩猎都能捕捉到黑熊、老虎等大型动物,那样的狩猎让村民的生命充满风险。为了生计,聪明的瑶胞使用鸟套、鼠夹等工具,以捕捉小型动物。

          记者看到,瑶胞展示的鸟套是用马尾在一根上系上活结。鸟儿一旦踩上便被套牢,越挣扎活结越紧。何应土说,过去为了成功几率,人们在鸟套上所系活结越来越多,最多的鸟套上甚至有20多个。鼠夹是瑶族人进行狩猎的另一种工具,他们并不把鼠夹放在田边,而是放进山林,因为山鼠的肉质更鲜嫩。

          目前,在瑶山的展览厅里,鸟套、鼠夹连同猎枪、弓箭等工具一同放入其中陈列。20岁的瑶族小伙谢立勇告诉记者,这些都曾是过去瑶山上每家每户必备的狩猎工具,生活在这里的人不需要刻意,便能掌握了这些技能。

          3、文化在舞蹈中传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瑶家人逐步在的引导下走出深山,过上更为便利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也告别了原来的刀耕火种。

          20岁的瑶族姑娘谢清告诉记者,瑶家人走出大山后,有的在家种田,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景区做起旅游生意。瑶胞的狩猎技巧不像以前那样能派上用场,不过,它以一些特别的方式传承下来。

          在瑶山,游客总会看到瑶胞的打陀螺、展示猎枪等表演。谢清说,这些是对先辈狩猎生活的一种传承,例如打陀螺就是来源人们狩猎时的场景,而猎枪表演展示了上山狩猎的景象。

          其中,荔波瑶族民间舞蹈《打猎舞》,就是源于瑶族先民野兽、家园的方式,后为祭奠先祖演变为葬祀活动的祭舞。打猎舞原始的表演形式为男子群舞,分为上山围猎、打熊、打猴、打野猪、生产舞等五部分。该舞蹈目前已演变到节庆、丰收等场合表演,且允许女子参加,成为瑶胞喜爱的民间舞蹈活动。

          “一方面是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不用打猎就有吃的;二是提倡要生态,不准随便猎杀动物。”谈到狩猎传统的改变,一位曾经的瑶族猎手说。 李慧超

      “发现多彩贵州”

      ■市民发现

          瑶族服装上绣的是历史

          市民记者 周红微

      身着传统服装的”白裤瑶“青年

      “白裤瑶”因荔波瑶族男子身穿白裤而得名,而让吃惊的反而是当地女子的穿着。姑娘们身体前后各用一块布遮挡,举手投足间,隐约可见她们美妙的曲线。瑶族姑娘谢清说,这是瑶族的远古服饰,记载着他们的历史。

      在瑶族的传说中,远古时期,因为受到外族侵略,瑶家人从肥沃土地迁至大山当中。瑶族女子身上简单的服饰可让她们在大山中行走凉爽,更方便于母亲喂养孩子。

      “白裤瑶”传统服装中的后背绣有印章模样的花纹。据传当年瑶族在与外族的大战中,被外族设计盗取了瑶王印章,无法调力,于是姑娘们便将这枚流失的印章绣在了背后。而男子白裤之上的五道红色火焰纹,则是后人祭奠瑶王在英勇作战中时的浴血场景。

      据了解,瑶族服饰是一针一线缝补出来的,从养蚕、织布、到蜡染,当地姑娘们全部亲力亲为。至今,当地人家中仍养有蚕蛹,待蚕吐丝之后,方取蚕丝织布。 李慧超 整理

      “发现多彩贵州”

      ■民俗之窗

      掌心之上

      陀螺旋转

      瑶胞展示掌上陀螺。 黄震 摄

      瑶家人爱打陀螺,与许多地方不一样的是,他们的陀螺是在手上旋转。这还要得益于他们的狩猎生活。

      在古时,因为狩猎,瑶家人会经常在村里用石头打击目标,久而久之,这项训练便衍伸出一种娱乐方式:打陀螺。

      瑶族男子打陀螺,先用将地上的陀螺旋转之后,再将陀螺放入手上,陀螺依旧能够保持旋转。

      据瑶胞介绍,这当中大有诀窍:若是只把手伸向陀螺,直接放入掌心,陀螺便会停止旋转,只有用两只手指夹住陀螺底部之后,再将其慢慢往掌心移动,陀螺才能一直旋转。

      在当地,哪位小伙子的陀螺打得好,便会受到姑娘们的倾慕,这种鼓舞让当地男子们玩陀螺的技艺日渐高超,最的高手甚至将陀螺放在大拇指指尖上,陀螺仍在旋转。李慧超

      ◎美食搜罗

      瑶山烧猪

      香味飘逸

      瑶族人的文化源远流长,让他们自豪的还有瑶族特有的美食——瑶山烧猪和瑶山风猪。

      据当地人介绍,制作烧猪要选瑶山放养的黑毛猪,体重在40斤到50斤为最佳,只有这样的猪才能肉质结实、细腻。宰猪放血后烫毛洗净,用刀修去细毛,取出内脏,留头、蹄,去蹄壳,将头骨、脊骨各开一半。

      一切准备就绪,再将其放进用丁香、桂皮、花椒等调味品泡制的调料水中,腌制2个小时后,用炭火烤制1小时即可食用。经过腌制和烤制的猪肉,外表焦黄,食用起来没有油腻感,而且肉质鲜嫩,香味飘逸不绝。

      与烧猪比起来,瑶山风猪的制作大同小异却更加古朴,它在腌制后不用经过炭火的烤制,而是晾挂半年时间自然风干。

      风猪食用起来肉质绵软香糯,更有一番风味。近几年来,大量游客涌入荔波游览,用此工艺制成的风猪更是受到欢迎,远销省内外。

      本报记者 邱宏卫 黄娅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