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记者从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了解到,国务院日前公布我市瑶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我市第5项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民歌是我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普遍流传的瑶族山歌,瑶语叫“赛花柄”,汉语译为“赛过花朵的语言”的意思,是过山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第二种语言。流居世界各地过山瑶的山歌音调大致相同,而乳源过山瑶的山歌音调较高、较长,是呐喊式的山歌。乳源瑶族民歌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念歌、另一种为喊歌,念歌小声领唱和传授时用,喊歌对远处大喊唱鸣。瑶族民歌成为后人进行过山瑶历史文化研究与交流提供最完好的知识宝库。
近几年来,我市重点对客家文化、瑶族歌舞、民俗风情、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搜集整理,对一些濒危的项目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和扶持,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和利用。
目前,我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有5项,分别是《瑶族盘王节》、《瑶族刺绣》、《龙舞(香火龙)》、《粤北采茶戏》、《瑶族民歌》,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已有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5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