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资兴瑶族盘王节初探
  •   祭祖仪式上的舞龙

      梁向东 王

      献三牲、上香请圣、为盘王点光、祭文、祭拜盘王、长鼓舞、草龙、瑶族歌舞表演,精彩节目展现了资兴瑶族非物质文化的精髓。这是湖南省郴州市甲午年“盘王节”暨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期3天的内容。活动自2月4日起在资兴市唐洞街道茶坪瑶族村举行。来自郴州各地的数千名瑶族相聚资兴,共庆佳节。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非遗处处长陈有才等人出席了活动。

      有关瑶族地区过“盘王节”的古老风俗,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唐代刘禹锡的《蛮子歌》、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典籍都有载述。《岭外代答》中说:“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谓之踏瑶。”“踏摇”即是“跳盘王”(还盘王愿)。按照瑶族传统,每年春节前瑶族师公要在盘王殿举行七天七夜的祭祖活动,感谢盼望下的瑶族子孙繁荣,五谷丰登。据考证,瑶族人民在宋朝曾爆发大小10次起义,以岭南唐洞为中心,辐射周边五省。不少瑶族人在本地生活难以为继情况下,不断迁移,不少漂洋过海,去其他国家发展。有先民在大海上大风暴,只能祈求祖先盘王来,好在祈求,果然风平浪静得以脱离大海登陆东南亚其他国家继续发展,繁衍子孙。这段传说自然融入到师公“还盘王愿”的祈福中,师公以,献三牲、五谷,扬帆出海等仪式再现传说,感谢盘王的佑护。

      瑶族是我国主要民族之一,是一个有自己的语言传承,但没有文字的民族,其种群庞大,以文化多元著称。在长江以南,有“无山不有瑶”的说法,因住地和服饰差异, 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等自称和他称。瑶族饮食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部分地区盛行“打油茶”,大瑶山瑶族喜欢腌制“鸟酢”“兽肉酢”,并作为待客上品,有的则腌制熏猪肉、熏牛肉等风味独特的食品。还有编制和采草药的习惯。用资兴瑶族文化传承人赵光舜的说法:只要有灌木林,就有瑶家草药,国家这些年重视好是对瑶族发展的一大利好。

      资兴市有瑶族人口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团结、连坪2个瑶族乡,以及唐洞茶坪、龙溪中塘等4个瑶族村。资兴瑶族属过山瑶的一支,相传祖居浙江会稽山,后辗转迁徙来到资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多年来,资兴市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乡、镇、村的政策扶持和经济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瑶乡文化旅游、林下经济、高山养殖、竹艺加工等产业,帮助瑶民致富。经过多方努力,瑶乡面貌焕然一新,瑶族幸福指数一攀升。

      “还盘王愿”祭祖仪式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郴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介绍,“盘王节”与“起春节”“团圆节”并称瑶族三大传统节日。在生产、生活的长期积淀中,资兴瑶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瑶族语言、文学、音乐等方面。其中,“还盘王愿”祭典是瑶族祭祖还愿、祝祷祈福、喜庆丰收的礼仪习俗,凝聚了瑶族人民的远古智慧,贯穿着瑶族的历史文脉,2005年被列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3年,资兴市投入4300余万元,结合采煤沉陷区安置项目,在唐洞街道建设了茶坪村瑶族文化传承,建设住房371套,并配套建设了盘王殿与瑶族文化广场,进一步和传承瑶族文化。资兴市将以“盘王节”活动为契机,着力将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东江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展珍贵瑶族文化的同时,促进资兴旅游业的发展,提高资兴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今年2月6日,召开了瑶族文化遗产与传承研讨会。与会代表、专家围绕瑶族文化遗产抢救、、传承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涉及服饰、居住等方面。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馆非遗办主任胡敏认为,作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还盘王愿”存在三大不足,首先是传承人年龄偏高偏大,年轻人忙于生计,无暇学习;其次,作为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可以在当地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从青少年抓起,树立作为瑶族人的荣誉感与感;再次就是要抓紧对瑶族文化传承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