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少女,在出嫁之前必须学会织锦为自己准备嫁妆,其中一床“八宝被”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最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家在瑶民编织的精美“八宝被”上,认出了疑似瑶文字的书写符号,到目前为止,收集到了120多个文字片段。
故事
祖传的织锦里藏着瑶文
7月27日至28日,由中南民族大学专家学者组成的瑶族文字考察团对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多个乡村进行了考察。
在汉中村76岁老人奉兴朝家中,他向考察团展示了两块长1.5米、宽1米的织锦“八宝被”被面,并告诉大家这是光绪22年,他祖母的祖母嫁过来时带的嫁妆。据奉兴朝介绍,儿时的他经常看到伯伯在写一些他不认识的文字,伯伯说这些文字是瑶字。
南方少数民族专家、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党委副李庆福是考察团之一,他说“这条八宝被上依次织的是山、万、树、天、鸟、女字,表示的是‘在大山深处,到处鸟语花香,我们在大树下一边织锦一边唱山歌,做歌堂。”
考证
瑶族是有文字的
瑶族因为历史上迁徙频繁,没有创建整个民族统一使用的文字,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但据历史文献记载,清代在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瑶族聚居区流行一种瑶书——“篆字”。
清代连山知县李来章发布的“焚瑶书”中写道:“平日排师所教者,皆瑶书也。……搜其书,尽焚烧之。”
李庆福告诉记者:“可见在清代之前是有瑶文字存在的,如果没有瑶文,何谈焚呢?”
编辑:半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