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稿人语】凌鹰把非物质文化这个原本安分的事物写出一点热闹来了,也写得很开阔,除了这家伙有上乘的文字驾驭功夫,我最看重他对于每种非物质文化所展开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想象。我总觉得,想象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因为想象容不得我们所固有的任何观念的,它必须要把大脑中的所有存在抽空,但又不是空无事物,如此才可能实现所需的目的。凌鹰所说的瑶族伞舞:在的大海上完成了它的第一个酸楚的造型;是瑶民族于大风大浪中跪拜祈求始祖盘王赐伞挡御才有的结果。且于这跪拜之中,伞神奇使海面风平浪止。这当然都是凌鹰站在瑶族伞舞这一文化下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却艺术地印证了瑶民族举族迁徙时漂洋过海的那段史。任何历史和艺术的出现,都离不开这样的想象,这令人着迷的想象。(田人)
这就牵出了一个跟瑶族“奏铛”如出一辙的传说。这个传说,说的还是瑶族因为无法封建者的而举族迁徙的经历。在“漂洋过海”时,瑶胞们突然一场大风大浪,无法靠岸的船只眼看就要被海浪打翻。无奈中,船上的瑶王子孙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先祖,于是全部跪拜船中,祈求始祖盘王赐伞挡御,并许愿到达彼岸立即还愿。在叩拜中,海面上渐渐风平浪止,瑶胞们终于平安靠岸,并立即还愿盘王。在举行还愿的仪式中,瑶胞们将伞看作是盘王施予他们的护身符,于是便跳起了“瑶师”伞舞,以此来盘王。
从《奏铛》和《瑶族伞舞》这两个基本类似的传说中,我们不难颖瑶族曾经历过的一场举族大迁徙的历史事实。由一段的命运,演绎和派生出《瑶族伞舞》这么一个绝妙的舞蹈艺术,这也是瑶族大迁徙留给我们的一种遥远而又真实的文化影像。
其实,最初的《瑶族伞舞》只是瑶师的个人独舞,其舞蹈内容就是高擎五彩凉伞,恭请盘王下界,护佑瑶王吉祥平安。后来,这种舞蹈有了更多的形式,其中有双人舞、长鼓伞舞、伞龙舞。内容也由原来反映民族大迁徙中瑶人持先祖盘王恩赐的宝伞与风雨狂浪搏击的情景,逐步演绎成反映,国富民强,文明和谐,瑶族人民愉悦、欢乐的乐神舞。这样的舞蹈语言,更彰显和接近了当代舞蹈艺术的清新语义。
2008年11月26日,蓝山瑶族湘沅村举行了一次中外、历时十五天的度戒活动。在游乡仪式中,度戒者们夫妻双双都穿着崭新的瑶族服装,举着五色花伞,畅游在乡间村陌。随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欢快的唢呐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尤其是那五色花伞,它们就像五彩花朵一样绽放在这个独特神奇的节日里,它们似乎已经从那场大迁徙之后为盘王而跳的伞舞的告白和倾诉中走了出来,了一种对新的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更是一种对先祖盘王欣然的告慰。
瑶族的度戒活动,相当于瑶族男人的成年礼。他们要用这种仪式,来检验一个瑶族成年男人是否真正洞悉瑶族历史,是否懂得瑶族的礼仪,是否知晓各种教仪式活动。经过度戒后,这些成年男人才能被认为是本民族的社会,才能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才能享有参加社会活动的各种,才能在死后让其灵魂“”。
度戒在蓝靛瑶叫“栽奢”,在红头瑶叫“度鳃”,一般都是在腊月举行。蓝靛瑶年轻男人必须在婚前度戒;大板瑶、红头瑶、角瑶等瑶族支系都是在婚后才能度戒,而且要夫妻双双同度,度戒期间夫妻必须分居,度戒以后一个月内只能吃素不许吃荤。
“伞”在社会形态中只是一种遮雨的工具,可在瑶胞们心中,它还是“神”的,是他们的先祖盘王的灵魂依附,更是瑶族民俗活动中吉祥的象征和生活中的一种心语。因为,在昔日的岁月中,瑶族人民受到民族歧视和时,都要“击长鼓,跳伞舞到,赴京城”,以求得民族的和社会的。
因此,对于伞这么一种舞蹈道具,瑶族几乎是心怀一种虔诚与,对它的制作也就格外精心和精致。在这些用于舞蹈专用的伞中,有各色彩纸伞和彩绸伞。这些彩伞都以五彩圈边。因为五彩圈边被他们喻为神符,五彩代表金、木、水、火、土“”,可避东西南北中的。
与伞相配套的另几种物件,就是瑶族传统服饰和纯银饰品以及民族管弦乐和打击乐。这也是《瑶族伞舞》不可缺失的元素。服饰以宝青布、宝蓝布、白竹布为面质,手工刺绣花边,以云理纹、云龙纹、麦穗纹、盘瓠图腾居多。表演者配挂的纯银饰品有银锁项链、腰链、手镯、耳坠、脚镯。幕后的民族管弦乐和打击乐有大帽钹、凸凹锣、大堂锣、大堂鼓、尖顶小锣。管弦乐原有竹笛、竹笙、长喇叭、大小唢呐、二胡等。
无论是“盘王节”、“度戒”还是“赶歌墟”活动,伞舞都是这些活动绽放的第一支花朵。出场礼仪中,他们首先要向观众以伞示礼,然后再表演伞舞,其舞汇有滚伞、推伞、转伞、绕伞、蹲脚伞、摆龙伞等。滚伞由表演者双手持伞,单手转动伞轴,使伞盘如一朵五彩缤纷的花轮,不停地均匀旋转。滚伞是贯穿整场舞蹈的基本动作要素,表示神伞,风雨不透,刀枪不入,滚滚向前之意。推伞则以低姿小跑动作,边滚伞边向内外或前后左右四方推进,伞盘护住人体,进退自如,其意就是诠释瑶胞们,共御风雨的团体力量。绕伞是双手持伞,以表演者头部为中心,平腰旋转伞面,表演者头脸不得显露出来。其意就是以神伞拦击刀箭、风雨、护卫人身。摆龙伞就是伞龙以龙骨(麻绳),由龙头伞领舞,其舞蹈造型有摆龙、滚地龙、盘龙、过龙门等,所有龙节(彩伞)随龙头上下翻滚摆动,在摆龙中左右互相交递,不打结,不碰伞,表示伞龙,平安赐福的内在含义。而且,这种舞蹈大气磅礴而又抒情柔美各种伞舞在队形上变化无穷,有圆有方,有分有合,纵横交错,层次分明,转换有序,把瑶族舞蹈文化的民族特质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绝妙传神。
《瑶族伞舞》在走过了她漫长的风霜雪雨之后,开始以更多的新面容呈现在视野里。1964年,以伞舞和长鼓舞的传统舞汇为基础创作的瑶族歌舞《汽车开进荆竹寨》,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一等。1980年,以传统伞舞为基础创作的瑶族歌舞剧《接新郎》,在湖南省和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中荣获金。接着,这两个节目均由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从瑶族的历史深处绽放出来的伞花,居然成了瑶族和瑶族以外的任何一个民族遮风挡雨和装饰内心空间的文化风景。
由瑶族“举族南迁”后为先祖盘王派生出来的恭请盘王下届的瑶师伞舞,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又发展为集体伞舞,并催生出一代代传承者。清末有考的师祖是蓝山县犁头乡的赵法为,二代师祖是宁远县茶罗村的赵法宝,三代师祖是宁远县茶罗村的盘雪仔,四代师祖是蓝山县汇源乡湘兰村的赵子凤。第五代传人是赵子凤的嫡传赵金付,他擅自伞舞、长鼓舞、刀舞、民间祭祀活动,是蓝山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
除了这些出生在古代的传承者,还有近代和当代一批传承人。其中有蓝山县汇源乡大团圆村的师祖、三十一代传人冯法旺。有蓝山县汇源乡大团圆村三十二代传人盘富金。有生于1964年的三十三代传人冯基华。还有一个更年轻的第三十三代传人冯基华,他1980年高中毕业后就随父学习传统民间技艺,擅长伞舞、长鼓舞、刀舞及民间祭祀活动,且具有民间艺术表演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其中,赵金付、冯基华已经成为目前的《瑶族伞舞》的代表性传人。
瑶族伞舞在大型民俗游乡活动中表演
1980年瑶族歌舞《接新郎》全国农民文艺汇演荣获甲等
瑶族打击乐器(大帽拨、凸凹锣、大堂鼓、尖顶小锣等)
1980年瑶族伞舞在瑶歌舞剧《接新郎》中剧照
1964年瑶歌舞《汽车开进荆竹寨》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