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地处南岭北麓、赣粤边陲,境内客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因缺乏传承和,传统文化瑰宝曾一度濒临危机。近年来,伴着花棍舞、车马灯、香火龙等传统民间文化的重放异彩,表明该县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已初见成效。
全南县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曹晓芸对花棍舞进行重新编排,使之重焕生机。谌杰摄
后继无人,瑰宝濒临失传
翻开全南县的文化史册,积淀着历史文化、散发着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令驰神往,回味不已。
出产于中寨乡罗坊村长其村小组的罗坊竹粉筛,制作工艺在当地相传几百年,以技术精湛、质量上乘称著于世,曾在巴拿马国际工艺品愽览会上获金。
盛行于南迳镇马古塘村的车马灯,始创于明朝年间,糅合湖南花鼓戏和本地采茶戏、客家传统歌舞之所长,集歌、舞、戏于一体,成为当地农村一种主要的文艺活动形式。
流传于陂头镇瑶族村的舞蹈形式花棍舞,起源于瑶民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朝皇”仪式,情歌抒情粗犷,舞蹈柔情刚劲,场面极具感染力,是当地瑶族人民特有的舞蹈表现内容。
此外,香火龙、蓝巾帕、花鼓戏、客家熏鸡等民间文化种类同样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绽放着奇异的光彩。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受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无一不面临着传承无人、濒临失传的危机。瑶族“朝皇”仪式目前仅存九旬老人王天祥一位传人,曾经辉煌一时的雅溪围屋、客家祠受到不同程度传统文化瑰宝,如果不加以及时抢救,将会在文化历史舞台上。
普查申报,拂去历史尘埃
组织参加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览、做好雅溪围屋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做好谭坊举人龙申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材料工作、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编制出花棍舞表演教材翻开全南县文化馆11月份工作安排表,“非遗”挖掘工作动作连连。
为“非遗”文化,全南县根据“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设立“非遗”普查专项资金,建立县乡村联动普查机制,组织多支专业抢救队伍,按照不漏乡镇、不漏重点项目和线索、不漏重点传承人、不漏重点村要求进村入户抢救,先后走访580多位民间艺人,收集相片资料3000余张,录音摄像记录50多个小时,文字资料30多册。
为抢救花棍舞,该县组织20多名文艺工作者,深入广东乳源等地观摩学习,并购买服装道具,逢年过节深入城乡巡回展演。举人龙表演是传统文化遗存于民间的“活化石”。该县组织创作人员,大量寻访当地老艺人,编排了伴奏打击乐曲谱,丰富了蛟龙漫游、黄龙缠柱、龙头钻档、金龙戏珠等表演,让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与传承。
目前,该县共有10多个门类的传统文化种类列入了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市级“非遗”名录项目7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5个,王天祥等10人被列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申报成功率达100%。
活态传承,激活传统文化
走进全南县文化馆“非遗”展厅,蓝巾帕、中坑斗笠、罗坊粉筛等“非遗”实物及图片引得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啧啧叫绝。馆长钟华英介绍说:“以展厅的形式让非遗惠及大众,就是为了加大对非遗文化传承、与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参与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随着一项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抢救,该县紧紧抓住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良机,制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群众文化、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保留其原生态至关重要。为此,该县积极扶持当地村民组建民间演出团队,由县乡财政出资添置演出服装和道具,并按照实际演出场次给予资金或实物补助。大力实施“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文艺演出剧团和文化广场,村有文化活动室、文艺演出队和文化庭院,组有文化中心户、文化能人和文化宣传栏”农村“三个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让车马灯、花棍舞、大锣大鼓等优秀文化遗产不断“火”起来。
传承之希望在能人,捷径在学校。该县全面完成县剧团的改制工作,成立虔南文化传媒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加强对民间艺人表演技巧的,注重培养壮大年轻传承人队伍。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选择文艺氛围较浓的全南中学作为瑶族花棍舞的传承,在每届学生中挑选一批具有表演天赋和兴趣的学生组成瑶族花棍舞表演队,对其进行基本舞蹈技能的培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廖泉林本报记者曹小武
3、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之,意在为提供免费服务。如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