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梅山图(片段)
百米梅山图(局部)
百米梅山图(局部)
“一片黑四方,大瑶共商量。齐共铁心了,别我千家峒。心闷沉,往哪方?一片黑四方,大瑶过桥忙。桥桥水水桥桥水,满眼泪汪汪……”这是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民中代代相传的一首“迁居诗”。诗含着当年瑶族人离开家园时深藏心底的深深的哀愁。而近期在恭城公开展出的百米梅山图,更是以栩栩如生的彩色图画和朴实的说字,向展示着瑶族人早在宋代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生产情景及独特的文化——
百米图卷藏在民间
3月13日,记者有幸在恭城始建于明朝的周渭祠后厅里观赏了公开展出的梅山图。在长达100多米、高约0.35米的条形土布上,上千个栩栩如生的彩色人物组成一幅长长的瑶族人历史生活图卷:画面上,有耕织渔猎的瑶民,有梳妆打扮的瑶女,有打鼓吹笙的艺人;有达官贵人,有平民百姓,有神仙鬼怪。
有激战打斗的场面,有歌舞升平的情景,也有商贸的场所……从画卷上配写的诗歌和说字得知:画卷绘制于清朝乾隆九年(1744年),而画中人物的生活年代则远在宋代。虽然经历了250多年的风风雨雨,整幅图卷依旧色彩鲜艳,经过防腐处理的土布至今保存完整。
这幅梅山图出自何处?据当地宣传工作者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恭城文物工作人员下乡考察时,偶尔在乡水滨村一位60多岁的蒋姓瑶民手里见到了这幅长达100多米的图卷。当时,这幅图卷已被当地瑶人视为共有的“族谱”和“传家宝”,凡遇村中老人去世,便将这图卷挂出来,由德高望重者对着图由头至尾颂读吟唱,怀念当年祖上在梅山的渔猎生活,唱送逝者魂归梅山故里。百米图卷常常要唱上大半天。
梅山图,怎样绘成?
恭城梅山图的发现,已引起区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关注。而当地文物工作者和宣传干部多年来辗转访问恭城各乡瑶族老人,收集到不少关于梅山图来历的资料和传说:
梅山位于今湖南省中部新化与安化之间,属雪峰山系。据《宋史梅山峒蛮》记载:“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而梅山居其中”。自秦汉以来,就有瑶人在梅山一带生活。起初,出于“开辟荒野”的考虑,梅山一带的瑶人得到减免一些赋税的优待。到1072年,宋朝派官开发梅山,立城设县,编制户口,征收赋税。瑶人不堪重负,开始逃离梅山。
在恭城乡一带瑶民中,代代相传着这样一个关于“绘制梅山图”的故事:瑶族先人盘王去世后,6个各自成家立业的儿子每年农历十月十五都要携妻带子聚集到父亲生活过的老屋里打鼓吹笙,追念父亲。老母亲目睹此情此景,欣慰中又有担忧:随着岁月流逝,后代子孙还能记得住祖先的音容笑貌和谋生的艰辛吗?
一天,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儿子们说:“你们每人留下一件自己穿过的衣服,趁我现在眼睛还好使,手脚也灵便,把你们父亲的音容笑貌、谋生的情景画在。以后我不在了,每到你们父亲的忌日,就把这图挂在老屋前追念吧1儿子们含泪脱下了身上的衣服,老母亲倾尽精力把图画完,并将丈夫最后的归宿地“梅山”题写于画卷之首——这就是瑶民们传说中的最早的梅山图。
而目前发现的梅山图,的文字则清楚地告诉后人:这图是依据瑶族祖上绘制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梅山图临摹而成的,全图共分5卷,长达500余米,分散于多个家庭中。据考古工作者估计:至少还有200多米梅山图散落在民间。
梅山图就收藏在周渭祠内
梅山图中的瑶族妇女。记者罗劲松摄
梅山图中的瑶族妇女。记者罗劲松摄
神秘的千家峒
在恭城,一些瑶族老人谈到自己祖上的家园时,多次提到“千家峒”这个地方。
据老人们说,宋代开发梅山后,众多瑶人南逃至都庞岭一个叫“千家峒”的地方定居。到元朝九年(1305年),清剿千家峒,再次逃生的瑶民将一个大牛角锯为9节,9位户主各持一节,分散逃走。并约定:日后重逢时以角为证辨认亲属。其中一部分辗转进入恭城县、三江、西岭等乡山区居祝不断迁徙、开辟新家园的瑶族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民族。
几年前,美国一个瑶族代表团到恭城山区访问当地瑶民,初一见面,相互试探着用瑶语交流,当发现语言竟然相通时,不由得纷纷抱头痛哭……
在中国及从中国迁徙到东南亚、欧美等地的瑶族,都保存并流传着一份记录本民族的重要文献史料——《千家峒》。按照这份历代相传的古文献史料和流传在瑶民中的故事,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原始聚居地。瑶族先民曾在千家峒内过着自在、、丰衣足食的生活。
近年来,陆陆续续发现了几十本《千家峒》和《千家峒源流记》手抄本,它们记载着瑶族的历史和千家峒的兴衰过程,而且大同小异。据传,千家峒是一处只有一个石洞通向的山间盆地。自古有12姓瑶民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发展到一千户人家,故取名千家峒。
传说中的千家峒“有一地,四面高山。有石洞一座入内,内有数十里丰原广地,可到此地定居……日后人繁族广,定名为千家峒”,“千家峒内鸟山为号,峒口石门作古计(记)”。传说中的千家峒里还有“子山”、“石狗”、“狮子岭”、“平石岩”、“石童子”、“鸟山”等等。
锲而不舍寻根人
数百年来,在各地的瑶胞有一个共同心愿:寻找到祖先失落的家园。
据记载:1931年,广东连山、连南等地的瑶民就曾前往广西、湖南、浙江等地寻找千家峒。1933年,江华瑶民赵明禄等3人发起组成15人的“先遣队”,变卖家产,在以为是千家峒的一个名叫石碧洞的地方生活一年,但种下的庄稼颗粒无收,最后不得不离开。此后广西、荔蒲等地瑶民在1940年掀起了一次多达百余人的寻找千家峒行动。类似的寻根活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长鼓瑶人割不断,子子孙孙要归源”,这一民族歌谣对瑶民极具力,使寻根行为更具悲壮和传奇色彩。
荔浦县瑶民赵德彪三代人的寻根苦旅,至今还为瑶民们津津乐道,赵德彪的祖父赵志德在解放前就开始寻找千家峒,一直没有结果。他的父亲赵如廷继承遗志多次自带干粮寻根,依然无功而返。两代人的足迹踏遍了平乐、阳朔、恭城、永福、桂林、兴安、全州等地。1980年,赵德彪又踏上了寻找千家峒的旅程……
而在1998年召开的“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讨会”上,与会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赞同“千家峒以都庞岭主峰韭菜岭为主心,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东部、湖南省道县西部、江永县西北部地区”的观点。
瑶家没有绝
谈起瑶族,一位学者在进行多年研究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常把瑶族称为‘过山瑶’。这虽有失偏颇,但却说到了其关键处。一个‘过’字,把这个民族非土著游耕迁徙的特点点了出来。一个‘山’字,则把这个民族生产生活表达得清清楚楚。
瑶族是个多难民族,世代受人。这里受到,那里又被截断生活出。平地不能生活,逼得迁进山谷。山谷仍呆不下,只好钻入深山老林……
瑶族‘过山’,生产生活十分特殊:一是高峻,二是干旱,三是分散,四是艰苦。可喜瑶族生性,赶、打、压、杀总不。他们靠山吃山,舞刀弄锄,造林种谷,昂首阔步地在崎岖的祟山峻岭之中开出一条发展之,从而也把自己锻了一个举世有名的山地民族1
梅山图告诉人们:当年“满眼泪汪汪”告别梅山、告别千家峒的瑶族人迁居到恭城时,恭城还是个“蛮荒之所”。而如今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在瑶族人与壮、汉等兄弟民族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农业示范县和“中国月柿之乡”、“蒰柑之乡”,人均水果产量、水果收入名列广西之冠。
面对绘制于250多年前的梅山图,看着如今对幸福的未来充满自信的瑶族人,记者不由得想起那首赞颂瑶民的诗歌:
走进深山野岭,挥刀砍山建屋;瑶家没有绝,如水冲向深谷。(南国早报记者罗劲松通讯员周廷恩肖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