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包括化学药品(包括生物制品)、中药材及中成药、卫生及包装材料、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等子行业。“十一五”以来,因产品刚性需求和国家医保投入加大等原因,我省医药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一直保持高于工业平均增幅的增长速度,市场前景较好,发展潜力较大。
编者按:
根据习总视察我省时提出的关于山东发展“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省委、省正加快推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组织编制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经省讨论通过,现陆续在省网站和大众网上刊登。
山东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医药行业协会
2014年10月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为促进我省医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制定本方案。
一、产业发展现状
医药产业包括化学药品(包括生物制品)、中药材及中成药、卫生及包装材料、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等子行业。“十一五”以来,因产品刚性需求和国家医保投入加大等原因,我省医药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一直保持高于工业平均增幅的增长速度,市场前景较好,发展潜力较大。
(一)产业规模比较大。
我省是医药生产大省。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7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53亿元、利税504亿元、利润336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1、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医药产业以1.8%的企业数量,创造了全省工业2.5%的营业收入、3.6%的利税、3.9%的利润。
2、与全行业增幅相比: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11年增长26.4%、2012年增长15.9%、2013年增长12.5%,其中医药产业3年分别增长27.9%、20.1%和18.6%。
(二)产业体系比较完善。
我省医药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比较健全,产业发展具备较好基础。其中,化学药品工业(包括生物制品)是我省的优势,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2109亿元,占了全省医药产业的64.4%,占了全国化学药品工业的22.1%。
(三)重点产品优势比较明显。
经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传统优势产品不断巩固和加强。同时,通过新产品开发和对重点产品的培植,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化学药品方面,新华制药的解热镇痛药和睿鹰、鲁抗的头孢类原料药总量居全国前列。
生物技术药物取得新的突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品种有:齐鲁制药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介素-1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申捷),以及绿叶制药的麦通纳、希美纳。生物材料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威高集团的心脏支架、人工肝、人工肺、人工骨等已实现产业化,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
现代中药方面,步长制药的丹红注射液单产品销售额突破50亿元,市场占有率第一。阿胶产品占有全国市场80%份额,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产品之一。
(四)龙头企业实力比较强。
2013年,全省50家重点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占了全产业的34%。有14家企业入围全国百强,是全国拥有百强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到2013年底,全省医药产业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7个、中国名牌3个、山东著名商标28个、山东名牌产品32个。
(五)技术装备水平比较高。
2010以来,我省医药企业共实施了近200项重点技改项目,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和引进国外先进制药设备,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截止2013年底,我省有85%的无菌生产企业通过了新版GMP认证,全国通过率为60%;我省非无菌生产企业通过率达46%,全国通过率为20%左右。我省大中型企业的无菌制剂生产线,在2013年底达标期限内,基本都通过了GMP认证。
中药方面,通过对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化,一批先进工艺和技术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如:超微粉碎技术、微型胶囊制备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生物酶解提取技术等,中药生产的工艺技术不断提高。
(六)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9-2013年,全国共批准新药证书832个、临床研究批件3144个,其中我省获得新药批准证书114个、临床研究批件241个,占比分别为13.7%和7.7%。全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到2013年底,全省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省级创新平台178个,医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7人,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全省医药领域共获得国家级励1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13项,有2人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
二、产业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全国医药产业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各大类前列。2011、2012、2013年全国医药主营收入增速为28.8%、20.1%、17.9%,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速7.1至9.7个百分点,是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2010年,我国上升为全球第3大医药市场,预计2016年将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医药市场。
1、产品特性和医保扩容促内需市场增长。
我国医药产品的销售市场目前仍以内需为主。医药产品是特殊产品,属于刚性需求,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生活条件改善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医药卫生需求将持续上升。同时,医保投入继续增加,也为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目前,我省医保已覆盖97%以上居民,参保人数7500万人,职工参保近1900万人,各级每年每人支付最少320元,住院费用范围内报销70%以上,以此推算,我省每年医保投入至少创造了240亿元的市场需求。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测算,2015年全国新农合市场将达3000亿元市场。
2、转移生产与研发外包促国内生产增长。
欧、美、日等许多跨国公司把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转移到中国企业生产。转移生产在带来效益增加的同时,增进了对国际规则、先进仪器设备、、安全和质量以及专利等的认知,提高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
在转移生产的同时,世界医药跨国公司相继来华设立研发中心或扩大研发投资,这给我国医药企业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和转让机会,同时对国内创新药开发带来巨大支持。
(二)产品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未来医药产品的增长点在于与人类疾病谱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其相关领域的专利药物将是发展重点。主要方向:
1、用于治疗肿瘤、免疫性疾病、耐药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结核、神经退行性疾病、肝炎、艾滋病、老年痴呆等十大疾病的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抗体药物,重点是突破高通量基因克隆表达技术、抗体人源化技术、大规模细胞培养与纯化技术产品。
2、在新化合物库、中药成分库、种质资源库、数据库的建设上取得突破。
3、一批生物技术药物实现产业化生产:基因工程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埃克替尼、艾瑞昔布、艾拉莫德、基因工程戊肝疫苗/乙肝疫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素、抗艾疫苗等。
(三)企业战略定位逐渐清晰。
1、从医药生产企业向覆盖由生到死的大健康服务业转变,一批企业将跃上新台阶。
2、从仿制药为主向仿创结合的创新型企业转变,创新能力有突破性进展。
3、国际化加速,大力开拓欧美日市场。
三、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比
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我省企业在研发投入、技术装备、新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水平、对外合作等方面差距还很大。
1、罗氏制药公司
罗氏制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2013年销售额5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39亿元),列强生、诺华之后,世界排名第三位,几乎与我省医药产业销售收入总和相当。罗氏公司在抗肿瘤、免疫、抗感染、眼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研发投入占销售额近20%。
2、美国辉瑞制药公司
辉瑞制药公司2013年合计收入51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位,该公司主要产品涵盖了镇痛、消炎、抗肿瘤及类药物等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15%,重点集中在具有传统优势又有重大医疗需求的领域,专攻肿瘤、疼痛、炎症、阿尔兹海默症、性疾病和糖尿病,同时辉瑞开始向生物医药和疫苗领域全力拓展,目前共有6种疫苗和27种生物制品处于研发阶段。
(二)与江苏省对比
与江苏先进企业比,我省大部分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市场开拓、国际化经营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近年来,江苏医药产业发展与我省不分伯仲,两省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差距不大。2013年江苏14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山东14家;江苏6家企业当选2014医药研发最佳工业企业,山东5家。
江苏医药产业形成了以扬子江药业为龙头,以正大天晴、恒瑞、豪森、阿斯利康、先声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大企业为的一大多强的特点,进入全球500强的13家药企中,落户江苏的有10家,全省纯外资企业40多家,在江苏省内建立三资企业128家,占全省制药企业比例达到26%。
相比之下,我省医药企业以中等个头居多,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外向型经济落后,至今尚无一家全球500强药企落户山东,三资企业110家,仅占全省医药企业数的17%左右,且普遍规模小。
产品结构方面,2013年江苏省化学药品制剂销售收入为1196亿元,大量制剂产品进入欧、美、日市场,而我省2013年全年化学药品制剂销售收入为595亿元,相当于江苏的一半。我省制剂与原料药产值比例为1:2,江苏为2:1,产品附加值相差甚远。
(三)主要不足
一是自主研发投入不足。目前,我省大多数制药企业产品原创药少,仿制药和长线药物占比高,依赖低成本和低价格竞争,缺少研发投入的能力和动力。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8%,其他企业仅3%左右。世界500强制药企业都在10%以上,拜耳、罗氏、辉瑞等跨国公司甚至达到15%-20%。
主要原因:一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持续降价和低价招标,使企业没有合理利润,无力投入新产品研发。二是新产品审批时间过长,一般需要3-5年,企业投入期限长,不利于新药市场开发。三是政策鼓励不足,部分企业追求短期效益,没有足够耐心从事新药品种研发。
二是产品附加值偏低。一直以来,我省是原料药和普药生产大省,原料药和低价药比重偏高,终端制剂产品仅占全省医药产业主营收入的20.5%(江苏为41%),产品存在高能耗、低价值的突出问题。
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利税率和利润率分别为14.6%和10.0%,低于、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
三是中药和医疗器械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我省中药和医疗器械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产业水平,占比逐年提高,但仍然是相对薄弱的领域。2013年,我省中药产业占医药产业比重为14%(为15.9%),医疗器械占医药产业比重仅为5%(江苏为14.4%,广东为19.9%)。
四是国际化程度较弱。2013年,全省医药产品完成出货值231亿元,分别比江苏、浙江两省少71亿元和5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世界20强大多在上海、、江苏、天津、辽宁、陕西建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我省目前仍是空白。
四、产业发展目标
(一)主要经济指标
到2017年,全省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0亿元,2020年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
(二)产品结构
进一步提高生物技术药物、中药和医疗器械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降低化学原料药占比,提高终端制剂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到2020年,化学药品、中成药、基因工程药物、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分别占我省医药产业销售收入的48%、18%、15%、7%和12%,终端制剂产品占比由2013年的20.5%,提高到2020年的40%。培育一批优势品种,到2020年,形成20个以上年销售额过5亿元的产品和100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产品。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
(三)企业规模
到2020年,前50家重点企业主营收入占全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培育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13个,过50亿元的企业20个,过20亿元的企业45个。力争有2家以上企业的制剂产品通过美国FDA、欧盟COS认证,获得打入国际发达国家市场的资格。
(四)科技创新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把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药物创新研制平台。到2020年全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家。重点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8%以上。2020年争取2个小创新药物上市。
五、重点任务和实施径
(一)重点任务
1、加快实施新版GMP认证:积极实施新版GMP,力争2015年底之前,我省医药企业全部通过新版GMP认证,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自觉实施欧、美、日cGMP标准,为制剂产品进入国际高端市场打下基础。
2、用新技术升级传统企业:对于以生产原料药和传统药物为主的企业,必须利用生物催化、酶法替代化、管道化连续反应、污水处理、高效厌氧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加快提升的步伐。
3、打造医药发展聚集区:重点建设好烟台、威海、、、菏泽、济南药谷、阿胶医药工业园等7大医药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纽带,在园区内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链、产品链,提高产业发展一体化水平,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医药产业群。
4、加快对外合作:重点突破制剂产品、中药和医疗器械出口。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制药企业的合资合作。鼓励医药企业以参股控股、并购、租赁、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鼓励医药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业务,对药品国际化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二)实施径
1、发展生物技术药品。依托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服务中心,以齐鲁制药、鲁南制药、元隆生物、烟台麦得津、泰邦生物、烟台奥斯邦、康华生物、三维生物等生物制药企业为,围绕基因工程和新型疫苗等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快重组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新型重组蛋白质药物、重组单克隆抗体药物、血液制品、干细胞技术与产品、重组疫苗和核酸药物、生物诊断试剂等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使之成为生物医药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1)基因工程药。加强生物技术药物创新研究,尤其是重组蛋白的突变体、修饰体、融合体、重组单克隆抗体等类药物,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的上游构建、细胞大规模培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多糖与寡糖、蛋白质、多肽类、核酸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力争20个新产品投放市场。
(2)新型疫苗药物。支持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展新型抗肿瘤、抗病毒感染、抗细菌感染、抗寄生虫感染、新型狂犬、新型等疫苗的研究。推进抗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疫苗的产业化。
(3)生物诊断试剂。针对重大疾病诊疗的生化诊断试剂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支持体外诊断试剂、甘油三酯试剂、总胆汁酸试剂、总胆固醇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等一批生物试剂产品产业化。
2、开发海洋药物。发挥地域优势,以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为依托,以海尔制药、国风药业、黄海制药等企业为,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良好的在研新品种为基础,重点发展海洋糖类创新药物、海洋小创新药物,创新发展海洋中成药及海洋生物材料,构建起以海洋糖类药物为特色的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和产品体系框架。
(1)海洋糖类创新药物。以国内外海洋糖库中的化合物为基础,深入开展糖链在重大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生物学基础研究,阐明海洋糖类化合物成药的生物学基础;综合运用现代药学、药理学、毒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的评价技术,重点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代谢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防治,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海洋糖类创新药物。
(2)海洋小创新药物。以海洋动植物共生微生物、极端微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防治肿瘤、神经退行性、感染性疾病的海洋小新药创制为导向,筛选发现结构新颖的海洋小活性天然产物;基于组合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方法,建立靶向性海洋小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结构优化研究技术体系,研制开发海洋小创新药物。2020年争取2个小创新药物上市。
(3)海洋中成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建立海洋中药信息平台、海洋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平台,构建现代海洋中药研发配套技术体系。重点开发历经长期验证疗效显著、经典的海洋中成药和中药新剂型产品,综合运用现代科学与技术,加快研制开发并使其产业化。
(4)海洋生物材料。将海洋生物材料和现代制造技术相结合,制造更先进的医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载体材料。加大对甲壳素的研发力度,通过确定不同量作为不同的载体,推广该医用新材料的应用。加快推进药用辅料海藻酸钠的产业化速度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3、促进中药现代化。 以鲁南制药、步长制药、烟台绿叶、东阿阿胶、山东福胶、方健制药、山东凤凰、宏济堂、沃华科技等企业为,以中药现代化为契机,促进中药产业加快发展,力争中药产业占全省医药工业的比重达到20%以上。
(1)大力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创新,促进现代生产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的融合。积极推广生物酶仿生提取、膜分离、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新工艺在中成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中药提取、提纯水平,走中药现代化之。
(2)支持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鼓励企业围绕名优产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积极开展中药临床评价,努力培育中药大品种,进一步巩固名优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优势,同时积极开发国外市场。重点发展牡丹系列、玫瑰系列、阿胶系列、金银花系列、银杏系列、丹参系列、三鞭系列等。
(3)加强道地药材建设。根据产品特点要求,建立相应的中药材生产。重点支持金银花、银杏、丹参、桔梗、木瓜、栝楼、北沙参、地黄、黄芩、黄芪、徐长卿、丹皮、玫瑰、菊花、远志、驴皮、芍药等道地药材建设和发展,强化中药GAP认证工作。
4、打造新型医疗器械。以威海威高、新华医械、山川器材、中保康、百多安等企业为,巩固常规医疗器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的优势地位。发展高端新型医疗设备,着力突破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医用加速器等大型诊疗装备整机及核心部件生产等技术难点。重点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数字X射线机、彩色超声成像仪、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心电监护系统、呼吸(麻醉)机、血液净化设备、消毒灭菌设备等产品。
发展医用生物材料及高端耗材产品。重点开发可降解生物材料、体内植入材料、表面改性及生物功能化修饰技术、生物材料纳米制备技术等。加快开发介入栓塞材料、体表(体内)止血材料、手术防粘连材料、生物粘合剂、功能性敷料、生物活性骨修复(固定)材料、神经(组织)修复材料、可降解血管(腔道)支架、涂药支架、人工血管(组织、器官)、可降解缝合线等产品。形成技术和产品优势,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取代进口产品。
5、创新小药物。以齐鲁制药、鲁南制药、新华制药、辰欣药业、瑞阳制药、鲁抗医药、罗欣药业、菏泽睿鹰、寿光富康等企业为,依靠我省原料药优势,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形成产品产业链和产品系列化。重点突破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手性药物合成与拆分、药物晶型研究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源头创新实体药物、品牌通用名药物、以及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代谢性疾病、抗感染性疾病(抗耐药菌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老年性疾病和性疾病等我省优势品种。
(1)巩固传统原料药优势。重点发展与主导原料药相匹配的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促进产业向上游延伸。支持改进生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污染性大的原材物料使用,用酶法工艺来代替化学合成工艺,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菌种和发酵配方来提高抗生素发酵单位等。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向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
(2)创新一批新型药物。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和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原创药物、首仿药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加快抗糖尿病药“维格列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枸橼酸托法替尼”、抗生素药“头孢洛林酯”等创新药物的产业化进程。争取30个重大新药投放市场或进入临床研究。
6、开发新型制剂药物。以烟台绿叶、齐鲁制药、鲁南制药、新华制药、辰欣药业、黄海制药、鲁抗医药等企业为,大力发展制剂产品,巩固化学制剂产品中输液剂、粉针制、水针剂总量,积极推进缓控释、靶向、透皮、黏膜、载体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实现微球、脂质体等药物的产业化,形成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并使部分药物制剂国际市场。
7、发展药用辅料及药用包装材料。重点开发高效崩解剂、优良的缓释与控释材料、优良的肠溶与胃溶材料、靶向制剂材料、无毒高效药物载体、无毒高效透皮促进剂与复合材料、安全性高的包衣材料和注射剂用辅料(中药注射剂关键辅料、新型脂质体材料、生物制品冻干剂)等。
积极开展新型包装物的推广和应用,加快一级玻璃膜制瓶、非PVC药用包装共挤膜材料、半镀膜胶塞、卡式瓶等新产品的开发步伐,进一步提升药包材产品结构档次。加快预灌封注射器产业化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专业化数据平台。以医药行业协会现有统计网络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数据库,形成全省医药数据网络,提升数据分析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由行业协会发布信息和预警报告。
(二)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选择我省发展急需解决的若干项重大生物医药技术,由省有关部门牵头组织,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从遴选高层次人才担任各领域的首席专家,加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打造国内一流的科研队伍。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扩大“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中生物医药专业岗位数额,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完善技术入股、期权等产权激励机制。
(三)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度,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加快推进医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医药企业诚信评级制度,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行业诚信,完善诚信社会监督机制,防范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促进医药企业兼并重组的激励措施,鼓励有资本实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积极开展联合重组,完善产业链,提升科研配置效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对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在产品注册审批、GMP认证、企业定点审批等方面提供便利。解决好基本药物招标价格过低等问题。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搞好政策宣传贯彻,及时反映行业难点、热点问题和企业,做好行业统计、调研、评价、监测等工作,协调会员关系,加业自律。省医药行业协会负责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2017年进行中期评估,2020年进行终期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受权发布:山东地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我省炼化企业主要有中央企业、央企控股企业、地方企业3类,一次加工能力合计1.89亿吨。其中,中央企业一次加工能力3700万吨,占19.6%;央企控股企业3950万吨,占20.8%;地方企业11265万吨,占59.6%。
受权发布:山东造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2013年全省纸及纸板产量1780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机制纸占55%,机制纸板占4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4.42%,利税同比增长5.66%,总资产1450亿元,纸张出口量110万吨,出货值60亿元,产量、效益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第一。
受权发布: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我省是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省份,轮胎企业数量、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出口量连续11年居国内首位。2013年,全省共有轮胎生产企业287家,共生产各种规格轮胎外胎4.25亿条(包括部分小型轮胎、摩托车胎、力车胎)。其中,全钢子午胎生产企业33家,产量 6228万条,占全国总量的58%;半钢子午胎生产企业24家,产量17900万条,占全国总量的49%。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延伸内容: